HIV治疗“免费药”与“自费药”在治疗方面区别大吗?

日期: 2025-05-12 16:05:53|浏览: 5|编号: 9658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HIV治疗“免费药”与“自费药”在治疗方面区别大吗?

不想错过白桦林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白桦林健康资讯”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

选择“设为星标”

薄荷/作者

安东/编辑

白桦/审核

相信大家都知道艾滋病是可以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大多数的HIV感染者在确诊后都能够及时地服用国家免费抗病毒药物。但是,仍有个别HIV感染者认为自己没有症状不需要服药,或者觉得自己还年轻,等过几年再治疗。大家可能不知道,国家免费提供的抗HIV药物其实价值不菲,大家可以参考一下X宝上的药品销售报价。以“替拉依”为例,一个月药量的费用就要1849元,一年下来就要2.3万元,如果不是国家免费提供,由政府买单,相信很多HIV患者都不会主动购买,甚至有人买不起。

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种类

目前,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抗病毒药物共六大类,分别为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蛋白酶抑制剂(PI)、整合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辅助受体拮抗剂。详细见下表:

说明:带*标志为国家免费提供,其余药物可根据病情需要、药物的可获得性以及经济能力酌情考虑购买。

二、“免费药”的由来

在2002年以前,HIV感染者服用的抗病毒药物基本自费,或者由一些国际合作机构、公益组织提供,每人每年的治疗费用大概需要几万至十多万人民币不等,即使是在免费抗病毒治疗试点地区,国产药物也需要3000-5000元/年。直到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国家重视公共卫生安全,艾滋病治疗被纳入了国家发展策略当中。2004年开始,我国正式实施免费治疗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符合条件的患者,可到指定医院进行检查并领取免费治疗药物。但是,当年领取免费药是有“门槛”的——只有CD4细胞计数少于/ul才能得到免费治疗,而后放宽至CD4细胞计数少于/ul才给予治疗。2016年,新颁布的规定将治疗标准调整为CD4细胞少于/ul。后来到了2016年6月,国家卫计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有关技术标准再次将用药调整为“发现即治疗”,对于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均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

三、“免费药”与“自费药”的区别

首先说明,“免费药”和“自费药”都能有效控制体内病毒复制,根本区别就是副作用更小,对身体损伤更轻,但价格更贵。

目前,我国艾滋病免费治疗药物主要采用两个核苷类和核苷酸类药物(比如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作为骨干药物,搭配一个核心药物(比如克力芝或依非韦伦等)构成三联治疗方案,这些组合均为欧洲和美国指南的备选方案,我国现有存活HIV感染者约95.8万,其中90%都是服用“免费药”。

而“自费药”则多数采用整合酶抑制剂(比如DTG、RAL)作为核心药物,对肝、肾功能影响相对较低,降低病载速度更快,而且有单片合剂,口服更方便,依从性更高。如果经济条件好,建议使用“自费药”,把副作用最小化。

小结

艾滋病免费治疗的门槛不断放宽,放开了CD4细胞计数的限制,只要自愿到当地疾控中心登记,即可在指定的医院领取免费抗病毒药物,让国内几十万的感染者受益。然而,即使有如此的大好形势,仍有相当一部分HIV患者没有及时地进行抗病毒治疗,或者没有好好地服药。

希望还有纠结要不要“上药”的小伙伴尽快开展治疗,要知道,越早治疗,体内病毒储存库越小,传染给性伴的风险越小。而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CD4细胞高水平时的身体状况比较好,对药物的耐受性就越好,副作用也就越少。反之,越晚治疗,身体越虚弱,副作用越大。早治疗的最大的好处是——免疫重建越快,发生机会性感染疾病的风险越少,无论生活质量、住院医药费以及和隐私暴露的可能也将随之减少。

治愈的曙光越来越明朗,加上新药研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未来可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