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共识丨何云教授:急性HIV感染诊疗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日期: 2025-05-05 21:04:00|浏览: 3|编号: 9578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大咖谈共识丨何云教授:急性HIV感染诊疗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编者按

当前,HIV流行形势依旧严峻。研究显示,约50%的经性传播感染者系与急性期或早期HIV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暴露所致。在HIV感染早期,病毒大量扩增,病毒储存库建立,此阶段是控制HIV病毒复制、最大限度保护免疫功能及抑制全身免疫激活的关键时期。因此,无论是从公共卫生角度,还是从感染者的临床预后及全病程管理层面来看,急性HIV感染者的早期识别、治疗管理及健康教育均极为重要。然而,急性HIV感染的筛查与诊断仍面临较大挑战。2022年,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简称中艾协)艾滋病药物预防与阻断专委会组织领域内专家,制定了《HIV急性感染期诊疗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2022版共识”),旨在为我国急性HIV感染人群的诊疗提供循证医学建议。2025版共识在“2022版共识”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我国临床实践进行更新,强调了“扩大筛查、多学科参与、尽早诊断”的重要性,对急性感染者的筛查、诊断、联合抗病毒治疗(cART)及感染者健康教育提出了更为详细的推荐意见,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急性HIV感染者的临床管理能力,降低HIV新发感染。《感染在线》特别邀请本共识的通讯作者及主要执笔人之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何云教授,围绕2025版共识的更新要点进行深入解读。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感染在线》:2025版共识对一线治疗药物选择和联合用药模式有哪些更新?新方案在病毒控制、免疫改善和降低不良反应方面有哪些优势?

何 云 教授

感谢大家对最近发布的急性HIV感染诊疗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的关注。2025版共识与之前发布的共识在治疗方案和理念上有所更新。事实上,目前我们已不再过多强调一线方案或二线方案的概念。此前,由于中国或国际上药物储备并不全面,我们会对患者的治疗采取一线、二线方案的递进方式,为后续治疗留有余地。而目前,我国药物储备已较为完善,因此我们提倡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首选方案。相较于2022年版,更强调急性感染者方案选择应能实现快速启动治疗,快速降低或抑制病毒复制,耐受性更好从而更快适应药治疗的方案。快速抑制病毒复制可降低传播性。也就是说,我们以普通所说的抗病毒治疗方案首选方案策略为基础,增加了与急性期感染相结合的内容。因为急性感染患者的传播性风险较高,且刚发现感染时,患者可能对HIV了解不多,仍可能存在不健康/不安全的性行为,更需要快速降低病毒载量。

至于具体方案或联合用药,HIV治疗本身提倡联合用药,即鸡尾酒疗法。对于急性感染者,我们强调应尽快采用三联方案,甚至提倡当日启动治疗,对于不明确是否合并合并乙肝患者,三联方案是可选的。乙肝检测结果尚未明确,不建议选择二联联合用药。总之,针对急性感染的新共识,我们强调快速降病毒,采用三联强效快速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方案。若能更快抑制病毒,对免疫重建也将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感染在线》:相较于2022版,2025版共识在扩大筛查、多学科参与和尽早诊断方面有哪些深层次的考量?在公共卫生防控和临床诊疗中,这些措施能发挥哪些关键作用?

何 云 教授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能考虑到这个问题,说明对共识更新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治疗而言,共识的更新并不会带来新的治疗方案或新药物。共识的更新更多是基于临床管理的角度。临床诊疗与临床管理并行,但临床管理更为重要。新的共识在筛查关口前移方面,即扩大筛查方面,不仅关注参与此项工作的人群,不仅局限于HIV专科,还希望将关口前移至出现急性感染症状就诊的相关科室。因为急性期症状并不典型,大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类似于普通感冒。许多感染者若自身没有相关意识,直接到HIV专科就诊,可能首先会到急诊科、内科、发热门诊、呼吸科,甚至消化科、肾内科。这也提醒我们,急性感染患者的症状或疾病突发症状可能涉及多个科室。因此,扩大筛查实际上更多是为了提前诊断,这是公共卫生的意识。这对HIV感染者发现的公共卫生意义在于,希望患者首次就诊时,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能考虑到询问其症状原因,并询问流行病学史。因为流行病学的询问和记录本身就是医务人员接诊患者时需要进行的,而不仅仅是因为患者就诊于HIV专科。这是共识最重要的意义,即关口前移,实现早诊早治。

《感染在线》:2025版共识对急性HIV感染者的c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哪些新的推荐?在实施cART时,医生需要关注哪些问题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

何 云 教授

对于急性感染者的首选抗病毒治疗方案,我们更建议使用具有强效抑制病毒作用的联合方案。急性HIV感染者的cART方案可参考权威指南对快速启动方案的推荐,优先选用基于第二代整合酶抑制剂(INSTI),即比克替拉韦(BIC)或多替拉韦(DTG),或增强型蛋白酶抑制剂(LPV/r)或达芦那韦/考比司他(DRV/c)的三联方案。因为这些方案适用于快速启动治疗。急性感染者越早接受治疗,对临床症状的控制(即病毒血症的控制)、免疫功能的恢复以及病毒抑制均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尤其对减小病毒储存库的形成和未来潜在的功能性治愈具有重要意义。选择能尽快抑制病毒复制的方案,尤其在早期,可减小病毒储存库的形成。因此,共识中推荐首选含有整合酶抑制剂的三联方案,当然也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例如,对于有肾功能损害的老年人等,可根据检查结果选择二联简化方案。但我们最希望的是采用三联快速降病毒治疗方案。并非所有患者都有经济条件或个人卫生经济学考虑选择不在国家免费方案中的含有整合酶抑制剂的三联方案。医生应根据患者情况,若只能选择目前国免方案,我们推荐首选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方案,该方案可在早期控制病毒。即使患者因个人原因在两到三个月后需自行支付药品费用,更换回国免方案也是可行的。总之,原则是在早期尽快控制病毒抑制,减小病毒储存库的形成,为未来免疫功能的恢复甚至功能性治愈奠定临床基础。

专家简介

何 云 教授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感染与免疫科负责人

中华医学会感染性疾病分会艾滋病学组委员兼秘书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多学科诊疗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深圳市临床实用型人才

获得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资格

长期从事艾滋病诊疗,在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及常见机会性感染诊疗、艾滋病综合治疗、心理干预、规范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