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度高低是判断—款葡萄酒好坏的要素吗?
葡萄酒的度数是越高越好吗?每个人都对此都有不同的看法:
相信很多葡萄酒爱好者喝了葡萄酒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太淡了”,
确实葡萄酒的酒精度数一般都不会超过十七度,
曾经有人认为葡萄酒酒精度数越高,味道越好,那么是不是这样呢?葡萄酒度数越高越好吗?
再加上酒精度高的酒,挂杯痕迹总是更明显,还衍生出了“挂杯越漂亮,葡萄酒品质越好”等其他说法。
这次,我们就来聊聊,酒精度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Q:
究竟什么是高酒精葡萄酒?
A:
红酒的酒精度数一般在8%--15%之间;
而高酒精度葡萄酒指的是15-17.5度之间的葡萄酒。
一些加强型葡萄酒的酒精度则可以高达15%-20%,
极个别的还能达到22%。
Q:
酒精从何而来?
A:
酒精由糖分转化而来,葡萄酒也不例外。在酵母的作用下,葡萄果实中的葡萄糖会发酵转化为酒精
因此葡萄中所含的糖分越高,其潜在酒精度就越高。然而人为干预也能够决定葡萄酒酒精含量的高低,这表现为多种多样的酿酒工艺,如延迟采收以获得糖分浓缩的果实、橡木桶陈年、发酵前加糖处理和中断发酵等等。
葡萄酒的发酵是很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其中最主要的化学变化是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即发酵可简单表示为:
葡萄中的糖份+酵母菌→酒精+二氧化碳+热量
因此葡萄的含糖量高,转化出的酒精度就相应的高,而葡萄本身含糖量低,则转化出的酒精度就低。
Q:
葡萄酒的酒精度是怎样划分的?
A:
一般来说,葡萄酒的酒精度介于7-16.2度之间,一旦超过16.2度,酵母便停止活动不再发酵。
人们日常饮用的葡萄酒可划分为四个类别,即低酒精度、中等酒精度、高酒精度和极高酒精度。
德国雷司令()葡萄酒、葡萄牙绿酒(Vinho Verde)和意大利阿斯蒂(Asti)起泡酒等因为酿造品种酸度高,糖分少,属于天然低酒精度的葡萄酒,酒精含量通常低于12.5%;
法国香槟()、法国波尔多()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等则属于中等酒精度的行列,这类葡萄酒的酒精含量通常在12.5%-13.5%之间;
贵腐(Noble Rot)甜白葡萄酒因为酿酒葡萄糖分浓缩度高,属于高酒精度葡萄酒的范畴,酒精含量一般在13.5%-14.5%之间;
西班牙雪莉酒()和葡萄牙波特酒(Port)等类型的加强型葡萄酒( Wine)则是酒精度非常高的葡萄酒,该类酒在酿造时通过添加酒精杀死酵母以达到对酒液进行加强的效果,酒精含量往往在14.5%以上。
同时,酿酒工艺中的延迟采摘葡萄、发酵前加糖以及终止发酵等,以及酿酒师自身对葡萄酒风格的选择也会影响到葡萄酒成酒时的酒精度。
Q:
酒精含量如何影响葡萄酒品质?
A:
酒精含量之所以影响葡萄酒的品质,是因为酒精的含量直接影响到葡萄酒的口感,其往往表现为人们舌根和喉咙处的灼热感,灼热感越强烈说明该酒的酒精含量越高。
有数据显示,因为温室效应的关系,世界各地的葡萄成熟度越来越高,葡萄酒的酒精度也越来越高,而且几乎同时,全球葡萄酒市场的喜好也开始转变,越来越偏好高酒精浓度,口感更浓厚的葡萄酒。但事实上,任何脱离“平衡”而单独强调葡萄酒度数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葡萄酒要讲究和谐、平衡,香气、酸、甜、苦、涩、酒体要相得益彰。
一款好的葡萄酒,不论是甜型、干型还行半甜型、半干型;不论是起泡型还是静止型;不论是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还是白葡萄酒,酒精度、单宁、酸度、甜度(残糖含量)、果味和其他余味之间的“平衡”,才是其重要的衡量标准。
除此之外,
人为干预也能够决定葡萄酒酒精含量的高低,
这表现为多种多样的酿酒工艺,
如延迟采收以获得糖分浓缩的果实、橡木桶陈年、
发酵前加糖处理和中断发酵等等。
所以,酒精度不是评判好酒的指标。
更不可以仅仅通过酒精度的高低
来判断葡萄酒的好坏。
要看她的平衡度
以及在口腔的整体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