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嘻鸡尾酒 之「庄园主宾治」

日期: 2025-07-28 07:01:45 |浏览: 7|编号: 9969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调嘻鸡尾酒 之「庄园主宾治」

要不是三姨打电话要给我寄玉米,我都忘了老家这会儿正秋收呢。

进城二十余载,田间地头的名场面已成过眼云烟。

老家安置不了肉身,就让『 庄园主宾治 』容纳一下灵魂吧。

's Punch

's Punch,又是一个难为人的翻译。

国内呼声最高的两个,分别是“庄园主宾治”和“种植者宾治”。

偶尔也会看到,“拓荒者宾治”和“殖民者宾治”。

我无意间还看到一个非常本土化的名字——农家乐宾治。

取名字的那个人,搁这儿玩逗逗飞呢?

名字的事到此为止,接下来说说它的典故。

Punch是印度梵文,意思是“五”。

没错,就是5种调酒的原料:酒、水、酸、甜、香

这些原料都是为了掩盖劣质酒精的味道,所以不用纠结它们具体是什么。

正因为如此,Punch鸡尾酒从17世纪一路演变过来,变化非常大,相比最初的版本早已判若两人。

Punch鸡尾酒因为度数低、颜值高、果味浓,喝它的人都表示很愉悦,于是频频在派对中出现。

后来,它在印度居然取代了牛尿的位置,成为名副其实的派对鸡尾酒。

17世纪初,东印度公司的船员把Punch鸡尾酒带回英国,并大肆在朋友圈里炫耀,很快就成为社交媒体的装比神器。

果然,秀优越感是地球人的通病。

不久后,Punch鸡尾酒就如星火燎原般在欧洲流行起来。

不过,『 庄园主宾治 』首次出现书面记录,还是在1908年的《纽约时报》上。

据报道,这款鸡尾酒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的's Hotel,原料则来自牙买加等地。

上世纪60年代,Tiki鸡尾酒风靡了好一阵,顺便把Punch鸡尾酒又带火了一波。

那时候美国人举行派对,都少不了这两种类型的鸡尾酒。

之后的几十年,Punch鸡尾酒和Tiki鸡尾酒同进退、共患难,成就了一段佳话。

基于种种迹象,你甚至可以把『 庄园主宾治 』当成一款Tiki鸡尾酒。

『 庄园主宾治 』不光名字让人选择困难,就连配方都让人捉摸不透,简直跟“僵尸”有的一拼。

也能理解,这种派对鸡尾酒的配方很难固定下来,一个历史时期自有它约定俗成的一面。

这样一款长饮鸡尾酒,黑朗姆带来焦糖香气,苦精带来层次感。

果汁肯定是多多益善,而石榴糖浆只是用来调色,15毫升即可。

有些配方中,还会加入糖浆和气泡水。

我研判甜度和酒精度后,觉得没必要,就给删掉了。

因为它的Tiki属性,有的地方还会加很多水果进去。

比如,西班牙的国饮“桑格利亚”,就是Punch鸡尾酒的一个变种。

这样的变种酒谱据说有70余种,实在太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没想到的是,『 庄园主宾治 』位列IBA难忘系列。

但是,它的原始配方和做法已被改的面目全非。

2009年出版的一本书《 and 》,提到它时曾说:

没有一种正确的方法来制作它,所以请随意添加你自己的想法。

一起来看下具体的调酒过程:

做好后你会发现,『 庄园主宾治 』跟“魅态”和“水果宾治”相比,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同根同源。

区别是它多了苦精,多了复杂性。

而苦精的使用,也有两种方案:

1、直接倒入调酒壶,一起摇和;

2、做好鸡尾酒后,从顶部滴入;

这两种方案,一个含蓄一个外放,都值得一试。

『 庄园主宾治 』见证了西欧列强从17世纪开始,对印度、南美等地的殖民行为。

基于这种史实,叫“殖民者宾治”更合适一些。

只是现实过于残忍,后来者不愿意面对这样的典故,就改成了现在的样子。

但是,改了名字不代表就能改变历史。

就像《火星救援》里说的那句:They say that once you grow crops , you've it...

好啦,今天的『 庄园主宾治 』就分享到这里。

“ 想喝鸡尾酒,调嘻全都有 ”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