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疗法虽被夸为「神」,但仍然有 2 个问题需要解决…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那么免疫治疗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呢?
丁香园的好朋友-医纬达特别邀请到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专门和大家谈一谈「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和未来」相关的系列问题。
免疫疗法在 2019 年中发布了不少重磅研究成果。那么不妨来看看帕博利珠单抗在今年的表现:
在今年的 ASCO 大会中,-001 公布了研究结果。帕博利珠单抗的首次 1b 期研究的 5 年结果显示,将帕博利珠单抗用作初始治疗时,与以前未使用免疫治疗的时期相比,5 年存活率提高 4 倍(23.2% vs 5.5%),在以前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中,5 年存活率提高 3 倍(15%)。
在今年的 WCLC 大会中, -042 研究中国区扩展研究的结果。对于中国的 PD-L1 阳性(TPS ≥ 1%)NSCLC 患者,与化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将总生存期(OS)从 13.7 个月延长到了 20.0 个月,将死亡或进展风险降低 35%,且安全性更优。
但其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虽然有它的优点,生存期较长,多个瘤种都会取得较好有效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它的局限性,它会对正常的组织产生相应的不良反应。
因此有 2 个问题需重点突破:如何能够让更多的患者获益?以及如何把不良反应降下来?这是我们中国的肿瘤专家面临的很大的问题。
让我们来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一起展望免疫治疗的未来的方向到底如何?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详情
大咖时间
追踪诊疗进展 |发表学术观点 |聚焦热点解读|透视专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