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酒师调的是什么呢?

日期: 2025-05-13 04:01:23 |浏览: 6|编号: 9664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调酒师调的是什么呢?

很多刚入行的调酒师,一有空就喜欢到处去探店,点一杯尝尝味道:金菲士气足不足,马天尼干不干,古典甜不甜。

我觉得没必要,浪费钱,学不到东西。

1997年的一本调酒书里这样写到:

机翻就能看明白,鸡尾酒需要用五种感官来品尝。光咂么味道,你就很难喝出门道。

五种感官,凝聚成一种愉悦感。

视觉:好看。现在人的审美更喜欢颜色浅一些的,就像大都会、环游世界、百加得鸡尾酒这种,以前调出来是大红大绿的,现在淡雅了很多。

味觉:好喝,喝着舒服,发自内心的觉得美味。

听觉​:好听。摇酒时的节奏,搭配店里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

嗅觉:好闻。有时候需要用果皮和香料给鸡尾酒喷点香水。

触觉:好感受。这个触其实是喝酒的人与调酒的人之间的心灵接触,调酒师知道对方想要什么,酒客在喝酒的时候有所触动,或快乐,或感动。鸡尾酒是两人的一次对话交流。

一个人如果安静下来写点东西,无论写什么,其实都是在写他自己。一个民谣歌手无论唱的什么,都是他过去的流浪。

一个调酒师,调的就是他的人生感悟。

例如雪国,网上太多文章和视频介绍这杯,从配方上看就是个加糖边和绿樱桃的巴拉莱卡,很简单,也没什么特点。

但是为什么原作者会调到90多岁呢?

是因为早先他的家乡曾经发展得不错,后来衰落了。

调酒师本人一直希望家乡能恢复往日光景,糖代表了甜蜜的过去,绿色代表着雪国的春天。

这是一杯充满期待的酒。如果你不了解它的故事,就没法完全感受它。

鸡尾酒要用心去感受。

为何日本的鸡尾酒文化能传播到全世界?到底比国内的酒吧高在哪?

答案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国内的酒吧普遍缺少温情的那一面,顾客得不到治愈。

很多经营者只看眼前,赚点钱就完了,不想那么多。

如果一个调酒师只会照方抓药,而缺乏跟顾客的沟通,是很难留住人的。

结果就是:想法挺好,卖的挺贵,留不住人,匆匆倒闭,然后换下一位。

一个开十年的酒馆,就像稀有动物。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如果你喜欢喝鸡尾酒,但没看过这部《王牌酒保》​漫画,那真的很遗憾。

看过之后你就会明白,鸡尾酒不只是杯中的液体,它也是历史人文,是温情,是记忆,是人生。

端起一杯鸡尾酒,你仿佛看到了调酒师过去。

分割线

本周天津家庭吧台,周二、五、六可约。新加了几款烈酒,菜单如下

下周六我就到广州度假了,据说大家都等着开鸡尾酒派对,跨年搞个热闹的。

另外,到年末了,微店限时全场8折,大家可以来选酒具和烈酒。

祝君晚安。​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