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警惕的事情:这些抗抑郁药物可能改变你的性格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
文/老K
当你听说有时候药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后,你是否会有些恐惧。
作为解决抑郁症的重要办法之一的抗抑郁药物,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人怀疑可能会改变我们的性格。
正作用:神奇的百忧解
很多人都知道百忧解是过去解决抑郁症的重要“武器”之一,其实百忧解不仅能改善心理症状,有时候还能改变一个人的个性。
在彼得·克拉马(Peter )所著的《神奇百忧解》一书中,他提出了好多个案例,有些人在症状折磨下不堪重负,但服用百忧解后不仅症状好转,而且自己的性格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比如有些人不仅变得自信,而且更加容易面对人生的挫折,并且人际关系也大大改善。
后来他发现有抑郁、焦虑、强迫等神经症问题的人多多少少性格方面也都有问题,不过当克拉马给这些人服用百忧解后,很多人的症状不仅消失,一些积攒已久的不良性格也有所改善。
这就是为什么克拉马会创造出“心理美容精神药物学”( )这个专有名词的原因,他认为百忧解可以帮助病人打造美好的心灵。
副作用:改变一个人的人格
2009年有学者对此好奇,专门做了一项研究探讨抗抑郁药物是否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人格。
对此尤其是针对大五人格中“神经质”人格进行研究,从恐惧、内疚、嫉妒、焦虑等情绪进行研究。
研究者将一些中度抑郁症患者分为三组,分别给予抗抑郁药帕罗西汀(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安慰剂和谈话疗法。然后在16周内观察他们的情绪和性格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抗抑郁药物让这些人的神经质人格水平降低,有研究者表示是药物影响最明显,其他几个因素并不明显。
更令人意外的是,药物对神经质人格的减少程度,甚至高于对抑郁的减缓程度。
不过我们要明确一点是,神经质人格并不都是不好的,比如艺术家甚至从事细节工作的人,多一些敏感反而成为了他们的天赋。
“美国精神病学家Peter 曾警告大家,抗抑郁药物可能会让患者变得冷漠。如果我的朋友需要服用抗抑郁药,我肯定希望他知道这一点”,说。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研究结果并不是让人们停止服药。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写下这篇文章,是希望我们对帮助我们的药物有更多了解,知道一些正作用,也要了解一些副作用。
这样我们才能让这些帮助我们的药物在帮助我们的同时,少一些对我们的伤害。
️更多心理疗愈文,可以参考我的学习经验:
为何传统文化可以治疗抑郁症?心理学这样看待!
针对焦虑症的康复,有时候“慢”即是“快”
焦虑症半年差点住院,走出后我想告诉你为何“接纳”很重要
战胜焦虑症:记住“面对、接受、飘然、等待”这四个词
都知道在焦虑抑郁中接纳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这里几个故事启发你一下!
专业测试: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含专业心理测评量表)
治愈强迫、焦虑、抑郁等神经症的5个关键因素
如何走出抑郁症(正念冥想方法引导)
心理学讲解除痛苦要“接纳自己”,那么到底什么是接纳自我?
走出神经症,森田疗法告诉你必须接纳它(专业解读)
再谈“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过去焦虑抑郁经历让我重新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