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让调酒师给你做“去冰的鸡尾酒”了好吗!

日期: 2025-05-05 09:04:39 |浏览: 3|编号: 9572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不要再让调酒师给你做“去冰的鸡尾酒”了好吗!

“能给我来杯去冰的莫吉托吗?”

“……”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一个中国调酒师没有碰到过这样的问题,那他根本就不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调酒师。

在中国当调酒师,你不得不面对绝大部分对于鸡尾酒一窍不通且毫无尊重的客人,他们既然会要求你擅自提升某杯酒的烈度,自然也会让你把冰块从某一杯酒的构成甚至制作中砍掉——而且要求去冰的客人通常还要求低烈度,这让调酒师根本无法为他推荐任何更适宜常温的威士忌。

我见到过很多苦不堪言的调酒师。

他们不是不能这么操作,但他们苦于没法跟客人解释:

“不加冰的莫吉托没法喝。”

正确的莫吉托应该是这样子的↑

你不希望你的莫吉托看起来这样吧:)

给大家讲两个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1815年,作为波士顿知名律师不成气的三儿子,弗雷德里克·都铎(是不是有点耳熟?其实我们之前也提到过他《》),在欠了一屁股债蹲了几年大牢之后,不知怎么舌灿莲花又借到了2100美元。并在追捕的警察和讨要欠薪的码头工人的合力堵截之下,悄无声息的启航前往哈瓦那。

他的船上满载150吨冰。

由于加勒比海炎热的气候,冰在这里不愁销路。当然,前提是来的路上它们没有先化成水。

与此同时,气候更加温和的北美大陆上,人们还不知道冰到底能干嘛。

“不来点冰吗帅哥?” (图片来源:)

但是,在15年跌宕起伏的海上冒险生涯之后,到了1830年,都铎挖河冰的产能已经跟不上需求了。不仅加勒比需求旺盛,诸如查尔斯顿、圣路易斯、新奥尔良等美国南方大城市,喝加冰的饮料吃古巴水果已经成了最新的风潮。都铎的声名甚至远扬伦敦餐饮界。

人们称他为“波士顿冰王”。

Spy Pond, 开采河冰的场景。都铎的手下发明了一种用马拉着的铁质刀具切割河冰。

第二个故事:同样开始于1830年,一位日后被人称作杰瑞·托马斯“教授”的婴儿降生在纽约州一个不起眼的小港口。

杰瑞·托马斯的调酒生涯开始于耶鲁大学的所在地,纽黑文。这或许是他被人戏称为“教授”的原因之一。反正随着淘金热的到来,杰瑞·托马斯远赴旧金山,干的都不是什么体面事。他既在酒吧调酒,又下矿井采矿,甚至还身兼吟游诗人秀场经理…

“喝了这双挖过金子的手调出来的酒,你也能挖到金子!”

不知道天性的不羁,还是受到了手下演员的感染,尽管1851年他回到纽约开了自己的酒吧,但是并没有待很久就开始了自己巡回美利坚、远征欧罗巴的传奇调酒之旅。再次回到旧金山时,杰瑞·托马斯一周的薪水已经高达100美元,超过了美国副总统的周薪。

表演blue 的杰瑞托马斯。颇有黑魔法教授斯内普的范儿。

1862年,“教授”出版了自己的“学术专著”,Bar-'s Guide. 这本书是美国第一本关于酒的专著,记载着他巡回美利坚各个酒吧所收集来的配方。我们今天喝的各种Fizz, 各种Sour, 各种Puch, , Tom 所能追溯的最早文献记载,便是这本书。而这些当时已经流行美国的鸡尾酒,全都离不开冰。

后辈尊称他为“调酒淆”()之父。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教授”在美洲大陆大放异彩的时间恰好冰块生意大热的年代,可以说鸡尾酒的诞生和繁荣本身就与人们对冰饮的狂热脱离不开关系——或者换句话说,现在我们称道的那些“上古鸡尾酒”,其实只不过是当时人们日常的含酒精冷饮。所以,鸡尾酒as we know it,很难和冰块脱离开关系。

现在我们再看,冰块至少可以为一杯酒提供低温和稀释两种作用:低温可以降低酒精的烧灼感,适当融水则让酒中的芳香物质更容易释放!不仅如此,人的口腔粘膜感受低温的受体远比体表皮肤上的少。低温的饮料能更能缓解口渴,并带来清爽的“错觉”!

所以,假如你再去喝酒的时候就别难为调酒师给你来一杯去冰的莫吉托了,如果身体状态不允许冰饮和烈酒,推荐你喝一杯热波特花草茶吧~尽管加热之后,果汁中的果酸会从细胞中破壁而出让味道更酸涩,而酒精也会因为更多的挥发而刺激增强,但这些就是调酒师的问题了,相信他们能够解决。

一句话:天冷喝酒带好暖宝,痛经记得老实吃药。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