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鸡尾酒疗法”调治男子弱精不育
舌象:舌质淡白,舌中上凹,舌根苔略黄腻,舌下络粗。
脉象:偏数,左关尺略动,右弦。
西医诊断:弱精子症,白细胞精子症,精索静脉曲张
中医诊断:虚劳病,属少阳病,下焦气滞血瘀兼湿热证
按语
该患从精液常规检查可知精子活力较低,西医诊断为弱精子症。那么导致精子活力低的原因是什么呢?从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分析主要提示2点:
1.精索静脉曲张;2.精液白细胞。
精索静脉曲张的典型症状是睾丸胀痛或射精后的睾丸不适,严重者会导致静脉血液的回流异常,使阴囊内的温度比正常高。
经研究证明,精子是怕热环境的。如果阴囊内温度较高,易导致附睾内储存的精子氧化,进而出现活性低、畸形率高、碎片化高的情况。
中医生理角度,前阴属于“后天之阴而藏阳”,故不宜高温环境。我们中医治疗角度来说,“精液”生成运化的异常,并不能一味地去“补肾”(不管是滋阴补肾还是温阳补肾),要明确症结点才行。
我们汉传中医,虽然强调使用“六纲五证”辨证,但同样有“五藏生理病理辨证”。
其中,“精、血”属“肾”所藏,“神、气”属“心”所藏,若气不行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荣,血不荣则精难养,生殖之“精液”也属于五藏之“精”的范畴。
再观此患有精索静脉曲张的问题,则有“不通”之血脉闭结,进而可致局部郁热。
所以,要“通闭解结”,解决病于下焦少腹前阴的血脉不通(静脉回流)的问题,治法以理气活血为先。而精液中白细胞多,现代医学诊断的白细胞精子症,结合患者舌根黄腻的情况,又说明此时尚有郁结之“热”与停聚之“水饮”互结的“湿热”,故治法当再配合清热利水。
该患虽无其他明显不适,但备孕多年不育,亦属“虚劳病”。无明显寒热症状,但舌脉提示寒热并见,热微偏多,亦要调和寒热。
诊治
明确以上问题,则可总结整体病机。
经方病机:下焦少腹前阴+寒热错杂而温热偏多+血瘀气滞与水湿+正气微虚。
经方诊断:
·六纲:属少阳病
·五证:阳痞证(温热微多,寒凉偏少)
·四本:血瘀为主,气滞、水湿为次
·三势:正微虚而邪微实
恩师曾讲,经方治疗虚劳病,药味多而药量少。而男科病更常如此,且男子治病服药,十分“矫情”,所以用药也宜平和,不宜有明显不适或服药反应,更适合长期久服,填精荣血,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我把它也叫“鸡尾酒疗法”。
综上,一诊选方选用“散结生精汤”加减(方剂组成介绍见文末)。
此方及二诊所用“养血育精汤”,为我搜集效方并临床试验后,运用师门方剂解析法(),重新拟定的临证用方,曾多次在男科病症中应用,效果显著。
因患者有明显的射精后睾丸痛,故配合温针治疗,通过针灸刺激骶丛神经和盆底肌群,促进少腹部经络血液循环,有利于疼痛缓解和改善生精环境。
处方:散结生精汤加减
鳖甲30g石韦10g橘核10g荔枝核10g
白术10g 黄柏10g知母10g刘寄奴10g
黄芪10g 当归10g 丹参10g车前子10g
肉桂 5g山萸10g甘草10g菟丝子15g
土茯苓30g王不留行10g
14剂,日2次水煎服。
配合温针治疗5次,每周1次。
复诊:2023.05.05
刻诊:服药后无明显不适,纳可,大便可,小便黄较之前变淡,
舌象:舌根黄腻苔较之前转薄,舌质淡红,舌根如粟杨,凸起。
脉象:数,左关尺略动,右寸沉弦,尺弦。
二诊小便和舌象提示下焦湿热好转,治法改以填精补虚为主,活血理气为辅,选用养血生精汤合柴芍枳甘汤加减。
处方:前方+养血育精汤+柴芍枳甘汤加减
鳖甲15g龟甲15g石韦10g王不留行10g
黄芪10g丹参15g白术15g车前子10g
生地10g熟地10g续断10g淫羊藿15g
柴胡10g枳壳10g 芍药15g甘草10g
山萸15g山药15g
14剂,日2次水煎服。
复查:2023.05.19
复查结果:向前运动43.00%,总活力48.6%,白细胞过氧化酶染色
嘱咐服用维生素e、迈之灵、五子衍宗丸善后,多饮水,加强运动,不久坐,不憋尿,养成良好的房事习惯。
该患者治疗了1个月之后复查,内外合治,实验室各项指标达标,嘱咐服用维生素e、迈之灵、五子衍宗丸善后,多饮水,加强运动,不久坐,不憋尿,养成良好的房事习惯。
方剂
散结通精汤
君:鳖甲(龟甲)
臣:车前子,石韦,黄柏,知母,丹参,王不留行
佐:甘草
使:荔枝核,橘核,白术,山萸,当归,菟丝子
养血育精汤
君:地黄
臣:芍药,山药,丹参,淫羊藿
佐:甘草,黄精
使:续断,黄芪,山萸,菟丝子
男科病治疗如何系统掌握,此类效方如何精准使用,又有哪些有效对症加减药物,敬请期待线下课程的详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