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称:艾滋病比新冠更狡猾!了解才能谈预防!

日期: 2025-04-07 01:02:05 |浏览: 47|编号: 9086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张文宏称:艾滋病比新冠更狡猾!了解才能谈预防!

审稿 | 黄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博士

39年前,一种被认为起源于黑猩猩的病毒第一次叩响了人类世界的大门,它就是艾滋病。

1981年12月1日,美国,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被诊断。4年后,艾滋病第一次在我国出现。

如今,35年过去了,在我国,有至少约96万人正在遭受艾滋的折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称:艾滋病病毒会直接钻到我们的免疫细胞里,不仅如此,艾滋病病毒还能把自己的模板,整合到T细胞的基因里,那就意味着患者除了自杀以外,没有第二种办法。当免疫细胞低到一定程度后,所有的艾滋病症状就会出来,比如生肿瘤、生感染等。所以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最狡猾的病毒应该是艾滋病病毒。

根据新冠疫情对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长期影响模型的显示,新冠大流行会导致在2020-2022年间全球额外新增123,000-293,000例的HIV感染病例,以及69,000-148,000例艾滋病相关死亡病例。

艾滋病的“幽灵”正在世界各地游荡。

图 /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为什么艾滋病有如此大的破坏力,为啥能轻而易举地摧毁人体呢?

实际上,艾滋病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破坏力,是因为人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以下简称为病毒)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遭到致命的破坏,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没有免疫力,最终造成众多艾滋病患者因并发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而死亡。那么,病毒为啥能轻而易举地摧毁人体内的免疫大军呢?

淋巴细胞中了病毒的诡计

哥伦比亚大学和波士顿达那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8年的观察研究,发现了病毒入侵人体后攻击 CD4+T细胞之谜。在病毒表面有几十个突出的gp120探头,在gp120探头上面充满了糖分子,病毒就是利用裹着的“糖衣炮弹”行骗的。病毒一眼看中的就是与它们相适应的 CD4+T细胞,上前去套近乎,并与 CD4+T细胞相结合。而 CD4+T细胞看到包裹着糖分子的物质,误认这是人体的正常细胞,是自家人,便很高兴地迎上去,将前端插入病毒gp120探头内部。这样 CD4+T细胞便遭到了病毒毁灭性的破坏,人体就遭殃了。

病毒借人体细胞兴风作浪

艾滋病病毒住进CD4+T细胞里,如鱼得水,有吃有喝,便开始“传宗接代”地繁衍子孙了。病毒的繁殖,医学上称为复制。一般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复制是从 DNA 到核糖核酸(RNA),而艾滋病病毒却是先从RNA到DNA ,因为复制的顺序相反,所以称为逆转录病毒。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只有一条遗传物质带,它必须借用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DNA 作自己的模板才能复制。艾滋病毒在逆转录酶“催化剂”帮忙复制的过程中,会使出一个个“杀手锏”。

一是病毒很会伪装。它能把自己复制的病毒前病毒DNA伪装得几乎和寄生宿主的细胞一个模样,即使在显微镜下,这些混有病毒的 CD4+T细胞与正常的 CD4+T细胞也很难分清真假。这样,病毒便逃脱了被免疫系统的狙击,安然无恙地生活在 CD4+T细胞中。

二是病毒很会躲藏。病毒进入 CD4+T细胞后,潜伏在 CD4+T细胞最核心的部位,在整合酶的作用下与人体细胞核的遗传物质DNA整合为一体。这使人体免疫机能对病毒毫无觉察,人体的免疫系统无法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于是,病毒便在人体内不断地进行复制,最终导致 CD4+T细胞的死亡。

三是病毒玩的伎俩与其他有所不同。有一些病毒进入 CD4+T细胞后,会立即开始繁殖下一代,复制出“前病毒”后,又把大量病毒DNA 转录为病毒 RNA,再被蛋白酶剪断成许许多多小段,这些小段的遗传物质又重新组合,装配出病毒的核心,变成许多新的病毒,然后再去攻击新的 CD4+T细胞。有些病毒则先隐蔽下来,在细胞里舒舒服服地躲藏一段时间,等待时机。当人体复制出一个新 CD4+T细胞时,它便产生一个病毒的DNA。等到更多的 CD4+T细胞被感染,人体内环境稍稍有所变化,瞅准了适合大量复制的机会,这些病毒就会肆无忌惮地大量复制起来。

艾滋病病毒结构图。

人体与病毒之间的争夺战

在一般的情况下,某一种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因受到刺激,就会针对该病毒而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来“瓦解”、“中和”和“消灭”病毒,最终将病毒消除掉,使人体免于疫患。对于艾滋病病毒,人体也会奋起抵抗。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初期,虽然出现第一个病毒复制高峰,但感染者的体内可产生大量的病毒抗体,使体内血液中的病毒量很快下降。一直到艾滋病发病以后,又出现第二个病毒复制高峰,而抗体自产生之时起,就一直持续存在着。

既然如此,为何人体产生的抗病毒的抗体却不能阻止病毒的增殖呢?

大多数病毒感染者能产生有针对性的抗体。但这种抗体并不能完全阻止病毒的增殖或抵御艾滋病的发生。这是因为在感染早期,病毒能够把自己的基因整合到感染者 CD4+T细胞的DNA 内,并处于不活化状态,好像很安分守己,使抗体不能找到它的靶子,不知道去消灭谁;再者,病毒有多种亚型,突变率相当高,人体内的抗体难以应付病毒不断翻新的变化。特别是病毒侵入人体后,就瞄准了免疫系统中的指挥机体免疫反应的总指挥 CD4+T细胞,以非常快的速度复制出成千上万个大量的病毒,在人体内到处游窜,去感染新的 CD4+T细胞,致使 CD4+T细胞不断地受破坏而死亡。随着 CD4+T细胞逐渐地被病毒的蚕食,数量日益减少,无法产生足以歼灭病毒的有力武器,人体免疫功能也慢慢下降,最终因全身 CD4+T细胞的毁灭而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的全面崩溃。人体失去了抵御和消灭外来侵袭细菌和病毒的能力,也无法清除体内突变的癌细胞,于是多重严重感染及恶性肿瘤接踵而来,上千万艾滋病患者因此而丧生。

战胜艾滋病的曙光

人类对于穷凶极恶的艾滋病,是不是只能束手就擒呢?不是的。科学家揭开病毒入侵人体之谜,使我们看到了战胜艾滋病的曙光。

科学家认为,受到病毒感染后长期无症状生存者以及不被病毒感染者,这些人的体内可能存在着某种抵抗病毒的物质。如果对这些人群进行深入的研究,能找到这种物质及其发生规律,就有可能研制出新的防治艾滋病的方法。可以预见,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的疫苗和药物的问世,再加上人人提高对艾滋病预防的重视,号称“超级癌症”的艾滋病将面临寿终正寝的末日。

不过,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全球应对艾滋病的努力便已脱离既定轨道,新冠病毒的快速蔓延更是让境况雪上加霜。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20世界艾滋病日报告《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终将战胜疫情》,呼吁各国加大投入、支持各项疾病大流行的响应力度,并制定一套大胆、宏伟且可行的新阶段HIV防控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将帮助全世界重回正轨,在2030年前终结艾滋病这一公共卫生威胁。

注:部分文字根据新京报、中国网、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整理

享受8折优惠

就能把一整年的知识抱回家!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