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先兆查询表,早知道避免悲剧发生!
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实际上,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在突发前都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只不过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罢了。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我们应该对人体发出的不良信号,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酿成大祸。
起床后的四个信号
人的一天在不同阶段身体的不良感受,就是在向您的健康发出警示信号。
(1)、清晨醒来如果头晕、头昏,可能是出现了颈椎骨质增生或血黏度过高等疾病;
(2)、如果在起床活动20分钟后浮肿还不彻底消失,提示可能有肾病或心脏病;
(3)、晨起恶心呕吐,除去怀孕的原因,如每天早上都如此,很可能是慢性胃炎或肝胆有病;
(4)、晨起小便,如果尿液棕色,提示肝脏可能出现问题。
清晨对镜观察脸色
洗脸时对着镜子观察,看看自己的脸色有没有什么异常—。
(1)、如果发现自己脸色潮红,可能与心脏病或高血压有关;
(2)、如脸色带黄,还伴以身体疲倦,很可能是黄疸型肝炎;
(3)、如发现眼睛颜色改变,充血、浑浊、色黄,应马上去医院看医生;
(4)、如眼睑苍白,提示可能患了缺铁性贫血;
(5)、如眼角膜出现一圈模糊的灰环,说明心脏可能有问题,如果是30—50岁的男性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口臭、口气重
如果出现口臭、口气重,则可能是牙周病引起,同时,胃病、肝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或缺乏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B都可能导致口臭。比如,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持续性口臭,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饥饿感和胃痛。一旦吃饱喝足,口臭会随之减轻,而随着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口臭也会自动消失。
饮食上的大病先兆
(1)、如果总感到口渴,要去查查血糖和糖耐量,看有没有可能是糖尿病;
(2)、如果在清晨4—5点钟醒来有强烈的心慌饥饿感,并且伴有疲乏无力,直到吃早餐后不舒适的感觉才逐渐消失,提示可能是糖尿病倾向;
(3)、如果吃油腻食物后上腹部疼痛,并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可能是患有肝胆疾病;
(4)、如果食欲亢进,体重却减轻,可能患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5)、如果没有食欲,见到油腻就恶心,易疲劳,可能是患了肝炎;
手部的警示信号
观察自己的双手,如果发现指尖比指节更粗大,可能是患有较严重的肺部疾病;
(1)、如果指甲生长缓慢,没有光泽并且变黄变厚,提示淋巴系统出了毛病;
(2)、如果手背静脉突出,并且随着年龄增加越加明显,也提示有心脏病的可能;
(3)、如果手掌泛红,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及内分泌失调
(4)、如果过度兴奋或紧张时手掌常潮湿出汗,可能有甲状腺的异常;
(5)、手发抖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帕金森病。
眼睛的警示信号
(1)、眼睛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这是肝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脏四周,就会有发胀的感觉,这时除了及时就医外,还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让眼睛太疲劳。
(2)、如果经常眼睛疼痛,除了用眼疲劳外,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要提防青光眼;
耳朵老是嗡嗡作响
这是肾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号,有时还会伴随着脚痛、腰痛、尿频等症状,工作过于劳累的人尤其要注意,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少饮酒,少吃生姜、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嘴的警示信号
嘴唇感觉麻木,身体日渐消瘦。这表明胰腺功能在逐步衰退,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调、饥饱不当所致,由于胰腺不好,会殃及胃部,当胃受到损害时,嘴唇就会明显地变得干燥。这时除了调整饮食外,还要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物。
鼻子的警示信号
鼻子不灵,同时经常咳嗽,有时甚至呼吸困难,这是肺功能逐步衰退的标志。病人首先要注意饮食,戒烟或者控制吸烟量,也不要和经常吸烟的人在一起。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加强体质锻炼,防止肺部合并症的发生。
10
上楼梯困难
(1)、上楼梯时如感到心跳加速、心慌、胸闷,表明心脏功能较弱;
(2)、如感到胸部憋闷,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应该尽早抽空去看医生。
11
工作中的信号
(1)、工作时如果感到记忆力太差、健忘,可能是神经衰弱和动脉硬化所引起的;
(2)、如果经常打瞌睡,除了睡眠不足外,还要多想想其他的原因;
(3)、如果背痛,除了肌肉痛,也可能是脊椎或内脏有了毛病;
(4)、如果伸懒腰时腰痛,多半要考虑坐姿不良。
12
手脚麻木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西医认为,手脚麻木是痹栓引起的。“痹栓”,沉积在神经通路里,是神经细胞代谢物、神经毒素相互吸附粘合而成,就像电线中间有段橡皮胶,使生物电流无法通过,病人感觉手脚麻木。
事实的确如此。老人瘫痪之前就一直唠叨:手脚发麻,胳膊抬不起,手握不住东西,连上厕所提裤子都费劲。哪里知道,就在老人瘫痪前两个月,体内痹栓急剧上升,老人身体不断发出不祥信号:抽筋,手指就像木头一样,什么感觉都没有,并且疼痛加重。如果老人这个时候吃点清洗痹栓的药,就不会瘫在床上。遗憾的是,儿女们没有把它当回事,才造成今天的结果。
13
心脏病发作的前兆
胸部疼痛或不适,胳膊、两颚、颈部疼痛,突发冷汗、极度虚弱、恶心、呕吐、晕眩或者气短。这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另外,有些病人会出现“无痛”心脏病,其最关键的前兆是:突发晕眩、心跳加剧、气短、恶心、呕吐、冒冷汗。如果身体出现上述某些症状,要第一时间打120急救。病人口中可含一片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以防心脏病发作时心肌受到损伤。
14
腿部血栓形成前兆
腿肚子酸痛、胸痛、气短、咳血。这些是危险的腿部血栓形成前兆。久坐之后最易发生,手术之后长时间卧床,也会出现这种症状。人人都可能得这种病,坐卧时间久了,血液淤积在腿部,腿部出现血栓,小腿肚子肿疼,此时如果突然出现胸痛或者气短,说明血栓可能已经脱落并通过血液进入肺部。那可是万分危险,要立刻去医院。
15
尿血但无痛感
如果发现尿中有血,即便没有痛感也要去医院。尿血的常见原因有肾结石、膀胱或者前列腺感染。严重的可能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部位发生癌变,当病灶很小,也就是能治的时候,病人通常是没有痛感的。因此,发现尿血就要尽早就医。
16
哮喘不好也不坏
哮喘发作时往往伴随喘息或者呼吸困难。如果症状不消退,也不恶化,就应该去看急诊。如果哮喘发作不治疗,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胸肌疲劳,甚至导致死亡。
17
抑郁和自杀念头
有些人抑郁的时候不寻求帮助,因为他们怕别人认为他们神经不正常。实际上,他们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已经失去平衡。这也是一种疾病。抑郁症包括悲伤、疲劳、冷漠、焦虑、睡眠习惯改变、没有食欲。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尽早重视并进行相应治疗。
感冒药混吃引发肾衰竭!你必知的16个用药知识!
日前,武汉王女士心急治感冒,混着吃了四种感冒药,引发急性肾衰竭。据统计,中国每年大约250万人因吃错药而健康受损,20万人因此死亡。
提醒:①感冒药不能乱吃;②每次服用止痛药不要超过三天;③维生素服用过量可能变毒药。
“
复方甘草片:连续吃不能超7天
需凭处方购买,服用时不能擅自用药,应尽药师指导,按规定剂量和疗程服用。处方用量不超3天,连续用药不能超过7天,或用其他祛痰止咳药代替复方甘草片。
“
止咳药水:1次超过60毫升会兴奋
学名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含有可待因、麻黄碱,口服1次超过60毫升,有些人就会出现兴奋、烦躁不安。大量服用则会产生快感和幻觉,有飘飘欲仙感。正常使用并不会上瘾。
“
滴鼻液:长期使用危害大
感冒别自己到药店买滴鼻液,血管收缩类滴鼻剂长期使用可致鼻腔黏膜血管一直处于收缩状态,引起局部黏膜组织增生,导致药物性鼻炎,时间长了还会产生依赖。
“
哮喘吸入剂:使用有讲究
吸入剂是急救药,没有症状的时候不能长期使用,会形成抗药性。吸入用药后立即用清水漱口,不但可减轻或避免局部不良反应,而且还可减少由药物从口咽部吸收而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
“
润喉片:吃太多可诱发口腔疾病
在口腔没有炎症或炎症原因不明确的情况下常吃润喉片,容易抑制和杀灭口腔内的正常菌类,反而可能引发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等疾病。
而不少润喉片中含有冰片成分,其性质寒凉,可能加重脾胃虚寒,引发腹泻,还容易造成孕妇流产。
“
创可贴:乱用或可引发感染
创可贴只能止血,不能完全做到抗菌消毒,再加上其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一旦使用不当会使伤口感染。
使用注意:
1、创可贴只适用于没有伤到肌层、出血不多且不用缝合的小伤口。
2、出血较多、小而深的伤口,动物咬伤、蛰伤,污染较重或感染的伤口,较重的皮肤擦伤,烧伤或烫伤,都不能使用创可贴。
3、使用时若伤口被水浸湿或受到污染,注意及时更换。
“
头孢类抗生素:停药7天内不能沾酒
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时不能喝酒,且停药7天内都不能碰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的饮料、食物,比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发酵的食醋,否则可能发生中毒反应。
“
促胃动力药:胃部不适慎用药
消化不良可以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增加肠胃蠕动的药物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而对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还需要明确诊断。故胃部不适就吃促胃动力药,可能会掩盖器质性的病变,延误治疗。
“
激素类外用药:不可乱用乱涂
含有激素的外用药,包括糊剂、乳剂、油剂和软膏剂等,一般每天用1-2次即可达到治疗目的。皮损范围越大,选用药物的浓度应越低,太大的皮损应避免使用激素制剂。另外,需长时间使用者,最好隔日用药。
“
膏药:错用误用伤身体
每种贴剂都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不能通用。
下列三种情形应谨慎使用:
1、患处有溃疡时;
2、运动或劳动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
3、孕妇禁用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药,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产。
“
女性经期用药:活血药物要远离
女性在月经期间用药时,有些药物是不能应用或慎用的。
包括:
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
某些抗凝血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等;
泻下药,如硫酸镁、硝酸钠(芒硝),下泄作用剧烈,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上述三种药物均可造成月经量增多;
性激素类药,如雄激素能导致月经减少或停经,孕激素可导致引导不规则出血。
“
止痛药:注意分清病症,不可乱用
不同的药物可能会引发胃粘膜损伤、肾脏损伤乃至心血管疾病。长期乱吃止痛药还会产生心理依赖。而如果止痛药掩盖了病情,比如癌症,则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而明确原因的轻微疼痛,如果连续服药3天后还没有效果,就要去医院检查。
“
维生素:服用过量可能变“毒药”
饮食规律的健康人一般不需要补充维生素,任何一种维生素都最好不要连续服用5天以上。
脂溶性维生素从体内排出的过程较慢,摄入过多会增加中毒风险。
婴幼儿过量补充维生素A,可能引起呕吐、皮肤干燥等症状,甚至脑压增高。维生素D摄入过量则可能让儿童骨骺过早闭合,影响骨骼发育。
“
氨基酸:摄入过多加重肝肾负担
氨基酸在临床上主要针对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和无法通过进食或口服补充蛋白质的病人。
但如果正常饮食能够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无需输液来获得氨基酸。摄入过多则机体无法利用,多余氨基酸分解排出体外反而加重肝肾负担。
“
补钙片:过量影响孩子发育
过量、重复补钙,不仅容易影响孩子胃口,还可能导致厌食、便秘及胀气,甚至肾脏结石、膀胱结石等;
同时高钙摄入还会影响铁、锌、镁等元素的吸收。所以补钙应首选膳食,如豆制品、奶制品、鱼肉等,饮食正常的一般婴幼儿不需特别补钙。
“
复方樟脑酊:凭麻醉处方才能买到
常用的止泻药,含有少量阿片成分,不良反应较明显,患者只有在一生开具的麻醉处方下才能购买,无能擅自用药,一般建议的正常服用量是每次2-5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