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巴蒂,大家中午好呀。
我是小编丘梨,
又到了《带你看看看》时间~
人生百态、酒类趣闻,跟我一起涨姿势吧!
还有什么想看的,留言告诉我~~~
对于很多酒腻子来说,本年度最魔幻的事情肯定是这么一件事儿:
从春节至今,各大电商平台上销售最红火的烈酒居然不是茅台五粮液等白酒,也不是苏格兰威士忌,而是伏特加!
由于疫情的缘故,消毒酒精一度供不应求,在此紧要关头伏特加挺身而出,酒商们纷纷打出“消毒,伏特加”的卖点,群众们也都争相购买,以解燃眉之急。
那么,
用伏特加来替代消毒酒精
到底靠谱么?
答案是:可行。
不过我们经常喝的伏特加酒精度大约在37.5~50%,像这种低酒精度的伏特加是完全没有消毒效果的!
而网上热销的消毒用伏特加酒精度大都在75度以上,甚至最高达到96度!
譬如这款最近已经卖疯了的波兰网红伏特加,96度的「生命之水」,是目前世界上酒精度最高的酒,但是在饮用此类高酒精度伏特加的时候要非常谨慎,因为几年前澳大利亚曾经爆出有位妹子喝了90多度伏特加之后猝死的新闻。
但拿来作为消毒酒精替代品的话,还是能够胜任的,但必须要注意的是酒精消毒并不是酒精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酒精浓度必须在70~75%才能发挥消毒功能。
这种酒翻译成中文非常简单粗暴,就是精馏酒精,也叫中性酒精,相比于酒,这玩意儿更适合划分到食用酒精的阵营里。
之所以把酒精度数定在96度并不是这个数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它只是一个四舍五入的大概度数。
因为当酒精度数达到95.5度时,酒就会变成水与乙醇的共沸混合物,没办法通过传统蒸馏进一步提高度数了,换言之,这是传统蒸馏方式理论上的酒精度极限了。
不是所有伏特加都姓俄罗斯
一说起伏特加,人们都会习惯性想起俄罗斯。
法国人赞美白兰地的芳香,苏格兰人夸耀威士忌的口感,而伏特加,既无色,亦无味,喝起来还呛。
于是,战斗民族喝伏特加不需要理由。
战斗民族每年要喝掉 15 亿升伏特加,掐指一算,每人每年喝掉超过 70 瓶伏特加,比你我喝的奶还多!
在俄罗斯出生的婴儿,从小牛奶是用伏特加泡的;战争期间,伏特加比面包更受战士的喜爱;零下几十度短裙黑丝照样穿,伏特加就是自带暖暖宝…
长期以来把自己灌醉是俄罗斯人的主要消遣方式之一,所以说,俄罗斯人体内流的不是血,是伏特加。
但实际上,除了俄罗斯,波兰也将伏特加视为本国的国酒。
拥有世界上最烈的伏特加,同时还是伏特加主要生产国的波兰,却很少有机会为伏特加代言。
波兰/图虫
一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沙皇、苏维埃还是现在的俄罗斯政府,都致力于花大力气限酒,一战前后更是执行过严苛的全面限酒令,造成了大批俄罗斯酿酒大师的外逃,在欧洲和美国建立新的伏特加酒厂,将伏特加的文化传遍世界。
每一个生命之水的测评
都是灾后现场
无论是从生命之水的历史还是从它实际的威力来看,96度的“生命之水”伏特加都不是给你拿来直接喝的。
即使是西伯利亚大陆上号称对瓶吹伏特加的俄罗斯猛男,也很少硬刚这玩意儿。
只有那些买不起别的酒又贪杯的流浪汉,才会用它解馋,拿生命换生命。中国妈妈们的打开方式除了费钱了点,基本没毛病。
酒精消毒/图虫
奈何天下第一烈酒的名头总是吸引着各国的年轻人不断作死,在视频网站可以看到各种生命之水的测评视频。
比较怂的博主会先做个醉虾或者炙烤小强来试毒,不忍心伤害生灵的博主则会挺身而出,拿自己做人体实验。
这些视频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灾后现场。管你是欧美人还是东亚人,随便你平时能喝几斤几两,碰上生命之水,保证你穿越到第二天中午。
不少国外博主都在尝试这款“生命之水”,别轻易模仿/
看过《庆余年》的朋友应该都还记得男主角范闲的技能是霸道真气,当生命之水顺着你的喉管流过食道一步到胃,那就是被霸道真气击中的感觉,老霸道了。
尤其是那些喜欢一口酒一口烟的精神小伙,小编在这里劝你一句,疫情期间,就别给医生和消防员添乱了。
别看生命之水在中国的电商网站上卖的挺好,平时看似玩很大的老外对它都非常谨慎。
饶是纽约州这种摩登都市,也是前几年才批准销售这款酒,政策放开不久就有喝大了的弟弟给当地报纸打电话求救,说自己被一群太阳神包围了,现在正排队挨个儿抽他。
其实这款生命之水也不是不能喝,生命之水作为基酒来调配鸡尾酒是非常百搭的。
很有名的血腥玛丽就是用它当基酒的,你还可以将长岛冰茶里的普通伏特加换成生命之水,瞬间变身广岛冰茶。
如果你实在是忍不住好奇心想直接喝也行,就是记得别吃太多饭,免得浪费粮食。
血腥玛丽/图虫
最后,小编想说:期盼伏特加被当成消毒酒精热卖的日子能够早日结束,永不归来!
留言说一说,你们喜欢伏特加吗?
素材源自网络,侵删。
添加小酒馆微信
享受品酒师一对一服务
不定期福利、结识酒友
国内外葡萄酒见闻和知识
尽在朋友圈哦!
品酒师小鱼儿
扫码添加
点击下图查看近期热文
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