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酒吧有点狂:六款鸡尾酒在手,天下我有?
最近,我翻译的《鸡尾酒法典》(英文名 Codex)终于出版了。
今天写这篇推送,不是为了回忆翻译一本书多么令人头秃,而是想认认真真地和大家聊一聊《鸡尾酒法典》为什么是一部神作,以及它背后那家非常牛的纽约酒吧——死亡公社(Death & Co)。
----------------------预告分割线--------------------
如果你没兴趣听我唠叨,可以直接拉到文末的赠书福利。
我将向粉丝们送出三本《鸡尾酒法典》,冲鸭!
美国鸡尾酒复兴运动的异类
当历史的车轮滚进21世纪,纽约鸡尾酒吧迎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兴。
这场复兴始于传奇调酒师Sasha 在2000年创办的Milk & Honey,通过 、 Only以及我曾经撰文介绍过的等酒吧得以发扬光大,而2006年在曼哈顿开业的死亡公社是其中的后起之秀,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
毫不起眼的入口、没有窗户、没有自然光、不接受订位——死亡公社的幽暗和神秘在当时的纽约独树一帜。至于死亡公社这个名字,创始人David 曾经在某次采访中解释过它的寓意:“饮者与死亡同行,或者始终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所以,我们是死亡公社。”
如果说它的前辈们让经典鸡尾酒、新鲜原料和调酒师技艺重新成为判断一家鸡尾酒吧是否优秀的标准,死亡公社则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让调酒师完完全全地成为了吧台话事人。
一贯以来,纽约调酒师对吧台的运作方式都没有决定权——除非他们正好也是老板。但是在死亡公社,调酒师一开始就有着绝对的权利去决定自己在吧台后做什么、怎么做。
这其实是一种歪打正着。死亡公社的两位创始人David 和Ravi 在此之前毫无开酒吧的经验,用“鸡尾酒菜鸟”来形容并不为过。然而,他们深知调酒师的重要性,聘请了一支经验丰富的酒吧团队并百分百放权,让调酒师在吧台后随便玩。
调酒梦之队
最早加入死亡公社的明星调酒师是Phil Ward:他在 和Pegu Club都工作过,后来离开死亡公社自立门户,开了主打梅斯卡尔的酒吧。不久,他在Pegu Club的前同事Brian 也加入了进来。
老板“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恰好给了两人充足的空间去发挥创意和热情。他们为死亡公社调酒团队奠定的守则和精神,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尤其是Phil为创作新配方而发明的“蛋头先生”法,已经成为了死亡公社酒单创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鸡尾酒法典》中有详细的解释:
Phil用“蛋头先生”法创作的瓦哈卡老式鸡尾酒( Old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把经典老式鸡尾酒里的波本威士忌换成了特其拉和梅斯卡尔、方糖换成了龙舌兰糖浆,再把橙皮装饰点燃,一款带着墨西哥风情的个性鸡尾酒就诞生了。
瓦哈卡老式鸡尾酒
创意不设限,让死亡公社的酒单变得越来越长。一开始,酒单上只有七款原创鸡尾酒,但是很快,它们的数量已经逼近100。这个惊人的数字意味着调酒团队的工作量也是惊人的大,但同时带给客人的惊喜也更多了。现在,死亡公社酒单上的原创鸡尾酒数量控制在三十多款,一年更新两次。
死亡公社现在的酒单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死亡公社的调酒师们采用了各种聪明的方法,比如“作弊瓶”——把热销鸡尾酒的一部分原料预先混合装瓶,做酒时随取随用,让出酒速度变得更快。
死亡公社就像是一个超级调酒师训练营。即使后来加入的调酒师没有多少经验,也能在这里迅速成长起来。《鸡尾酒法典》的作者之一Alex Day是2008年入职死亡公社的,那时他对鸡尾酒的认识还很粗浅,但仅仅三年后,他就成为了死亡公社的合伙人。
Alex Day
在《鸡尾酒法典》中,你还能找到许多来自死亡公社现员工和前员工的原创配方。从书中文字中就能看出,死亡公社真的是一个很有爱的大家庭。
你为什么需要这本调酒神作
如今,你或许无法在世界50家最佳酒吧这样的榜单上找到死亡公社的身影,但它在全球鸡尾酒界的地位已无需任何奖项证明。早在2010年,它就在鸡尾酒传奇大会上获得了“最佳美国鸡尾酒吧”和“全球最佳鸡尾酒单”两项大奖。近两年,它还在丹佛和洛杉矶分别开了一家分店。
2014年,死亡公社又开发了一项副业:出书。David 和Alex Day联手专业酒类作家Nick ,推出了《死亡公社:现代经典鸡尾酒》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死亡公社成立以来经历的种种酸甜苦辣和自己的调酒、经营理念,出版后好评如潮,并在詹姆斯•比尔德大奖和鸡尾酒传奇大会上获得最佳鸡尾酒/烈酒新书提名。
2018年,三人再度共同撰写了一本书——也就是今天要推荐的《鸡尾酒法典》。如果说他们的第一本书打开了一扇门,让读者得以深入了解死亡公社的历史和理念,那么第二本书的野心则要大得多:颠覆性地解释鸡尾酒的内在工作原理。
而这本书也终于让作者们“修成正果”:上一本《死亡公社》只是获得了提名,而《鸡尾酒法典》不但在2019年鸡尾酒传奇大会上获得了最佳鸡尾酒新书奖,更一举拿下詹姆斯•比尔德大奖的年度书籍殊荣!
请注意,不是年度鸡尾酒书,而是通类里的年度书籍。能够在一众优秀的烹饪类和饮品类书籍中脱颖而出,足见它的含金量之高。
David和Alex在詹姆斯•比尔德颁奖礼上
大家都知道,鸡尾酒的数量千千万,要怎样才能理解并记住这么多配方呢?在调酒界,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所用原料,把鸡尾酒分成不同的家族、比如潘趣家族(烈酒+柑橘+糖+香料)、高球家族(烈酒+软饮)、马提尼家族(金酒/伏特加+味美思+苦精)等等。
在理解并创作鸡尾酒时,调酒师往往会套用这些模式,但细化到每个具体的配方——为什么会用到这些原料、每种原料用多少——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鸡尾酒法典》正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它没有沿用鸡尾酒家族的概念,而是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主张:世界上所有的鸡尾酒,都源自六款经典鸡尾酒——老式鸡尾酒(Old )、马天尼()、大吉利()、边车()、威士忌高球( )和弗利普(Flip)。
作者们把这六款经典叫做“基础鸡尾酒”,并且分章节对它们一一解构。作者们认为,不同的原料在鸡尾酒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可以分为核心、平衡和调味。
以老式鸡尾酒为例,威士忌是核心(酒的主要风味),糖是平衡(用来平衡核心的风味),苦精和橙皮装饰是调味(衬托核心的风味)。当你把配方中的某个原料替换掉,它就变成了一款全新的鸡尾酒。
老式鸡尾酒(左)
有点难理解吗?那我不妨来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假设红烧肉是一杯鸡尾酒,来套一套这个理论: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是核心,烹饪时放的冰糖啊料酒啊酱油啊是平衡,桂皮八角什么的是调味。如果你把五花肉换成牛肉,它就变成一道新菜——红烧牛肉了。怎么样,是不是一下就懂了?(笑哭脸)
对调酒师而言,《鸡尾酒法典》无疑是非常实用的。但是普通鸡尾酒爱好者有没有必要读这本书呢?老实说,书中的大部分配方都颇为复杂,并不适合在普通人在家里制作,但是!如果你想深入了解烈酒(每一章都对基础鸡尾酒使用的烈酒有详细介绍)和鸡尾酒,下次去酒吧时不再对着酒单犯怵,这本书绝对能帮到你!
好了,下面就是我们的抽奖环节:
在评论区写下你想获得《鸡尾酒法典》的理由,
点赞数最高的前三名将分别获得赠书一本!
如果你没有被抽中,可以移步当当:《鸡尾酒法典》正在热销中!
对了,死亡公社联合创始人、《鸡尾酒法典》作者之一David 特意为中国读者录制了一小段视频,就以它来结束这篇推送吧(视频里他喝的应该是他最爱的马天尼,而最后那句话——难道是中文的“随意“?)
在这里
我们的语言是鸡尾酒
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