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课教案(必备8篇).pdf
体育理论课教案(必备8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第1篇
课题:
锻炼意志、激励进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在体育运动中采取适当的手段锻炼自己成为一个
坚强的人。
3、情感目标:树立自觉运用体育运动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体育运动对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
教学步骤:
一、意志与意志品质
1、什么是意志:是指人们自觉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主
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目的性——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
(2)调节性——能够按照预期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以实现目的;
(3)排难性——始终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品质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或特征。
意志品质反映了一个人意志的优劣、强弱和发展水平。
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勇敢性等;
不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依赖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懦弱性等。
具有优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坚强的人;
具有不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薄弱的人。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增强的,是通过
持久地自觉克服困难而表现出来的。
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
意义.并为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
(2)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
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及时作出有根据的决定,并付诸行动。自制性
一—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妁心理活
动和行为。
二、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运动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
体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
学生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整个体育运动的过程,它的状况如何,影响着体育
运动的效果,体育运动的过程反过来也影响着意志品质培养的效果。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使参与者在克服和
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
意志,锻炼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如耐久跑、跨栏及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体育运动,更能锻炼和培
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另外,体育竞赛具有激烈对抗和胜负不确定性的特点,
既要能充分挖掘人体潜力、斗智斗勇、协同作战、敢于拼搏、敢于胜利,
又要能正确接受失败的磨炼,树立锲而不舍的顽强进取精神。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能否勇敢地同困难
作斗争,能否有效地排除内外障碍,是衡量你意志品质坚强与否的重要标
准。
【自我阅读】
某学校初二(1)班.有位学生叫李大山,平时以“勇敢大”而闻名全
校。在一次观看冬泳比赛时,经不起同学的激将,为维护自己“勇敢”的
形象,真的学着运动员的样子跳下了水,结果被冻得差没爬上岸,从此以
后他再没有参加过冬泳。有人说他是好汉,有人说他的盲目“勇敢”不是
真正的勇敢。你说呢?
【自我测评】
下列各题中.每题都有5个层次的答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一个
最适合你的答案。
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
b、比较符的符合自己的情况;
c、难以回答;
d、不太符合自己的情况;
e、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1、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情时,就立即动手,决不拖延。()
2、我给自自己订的计划常常不能如期完成。()
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枯燥但却重要的事。()
4、在练长跑时,我常常不能坚持跑到终点。()
5、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即使冬天也按时起床。()
6、如果我对某事不感兴趣。就不会努力去做。()
7、我喜欢长跑等可考验毅力的运动。()
8、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可能我就立即请求别人帮助。()
9、学习期间,没做完功课.我就不会去玩。()
10、面对复杂的情况,我常常举棋不定。()
11、为完成重要的工作或学习任务,我可以放弃观看喜爱的电视节目。
()
12、我有时下决心从第二天开始做某事。但到了第二天,我的劲头就
没有了。()
13、我答应了别人的事,就绝不会食言。()
14、如果借到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我在上课时也忍不住会偷偷地拿
出来看。()
15、即使在冬天,我也能用冷水洗脸。()
16、当我犹犹豫不决时,很希望别人帮我作决定。()
17、我觉得订计划应有一定的余地,免得完不成时太被动。()
18、在与人争吵时,明知自己不对,也会说一些使对方听了难受的话。
()
19、我决不拖延应交的作业.即使开夜丰也得完成。()
20、我比一般人更怕痛。()
单数题号:a记5分,b记4分,c记3分,d记2分。e记1分;
过数题号:a记1分,b记2分,c记3分,d记4分.e记5分。
各题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你的总分:
20~35分:意志力很薄弱,
36~51分:意志力较薄弱,
52~68分:意志力一般,
69~84分:意志力较坚强,
85~101分:意志力很坚强。
复习与思考
1、举体育中的实例说明意志的三个特征。
2、依据意志品质的四个特征,公文写作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体育理论课教案第2篇
一、教学内容:
安全常识和韵律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怎样预防运动损伤事故。
2、了解预防运动损伤及事故的要求,逐步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
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对科学锻炼身体有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知道动物模仿操的名称,动作方法。能随音乐节拍进行练习,发
挥自己创编动作体会乐。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
使学生掌握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注意点。难点:使体育课上的安全
意识在脑海里得到深化,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发的运用。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教法与学法:
1、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发现寻求答案。将学习的内容直接
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去发挥,去探索,去想象。
2、菜用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通过电化教学,增强直观性
和趣味性,并渗透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
学生尝试与猜想和学生实际参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揭示课题。
①出示杂技图片,思考问题。学生大胆猜想,各叙己见。
②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1、教师提问:上体育课前对于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应采用什么方法?
2、学生口答,教师加以说明。出示第二个知识点:身体不适停运动。
3、引导学生自己猜想:体育课上还有那些安全知识?学生讨论,各
自发表见解。
4、让学生自己选择看的顺序,出示解答、评比、总结。出示三个知
识点:做好准备防扭伤,相互帮助学保护,检查器械再运动。
5、学生自己小结,学到什么知识?
6、室内活动:动物摸仿操。学生看录象,然后跟着进行分解练习。
跟音乐完整练习。学生创编动作进行练习。
7、课堂小结: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的练习兴趣比较高涨,练
习效果也比较好。在开始时有个别学生有些不好意思,但后来在同学热情
的感染下,也积极参与了进来。
体育理论课教案第3篇
教学内容:
体育课课堂常规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中学体育课的常规要求,更好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
教学步骤:
一、课前常规:
1、教师应整理好着装,注重仪表,提前到操场准备上课。
2、认真写好教案,准备好器材,规划好场地。
3、向体育委员、小组长布置上课内容,提出有关要求。
4、上体育课时,学生应提前1分钟到指定地点等待教师并准备上课,
体委应带领部分同学协助教师准备场地,器械。
5、学生一律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不准戴帽子、手套、围巾。严
禁携带小刀、笔、证章等物品。
6、凡因病、事等未能到校上课的学生,一律由体育委员向教师说明
情况,记入考勤。
7、体育课需请假的学生,应向任课体育教师说明,教师视其情况安
排见习或适当活动。
8、值日生按教师要求,将器材安放在规定的位置。
9、轻病假和女生例假,必须随课见习,并由教师安排适当活动。
10、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包括见习生)。
11、上体育课时,学生应精神饱满尊敬教师团结合作,积极进取,认
真听课,刻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据此评定学生课堂
表现分。
二、课上常规:
1、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按教师指定位置,迅速集合队伍。
2、体育委员报告出勤情况。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3、学生迟到需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4、学生按教师要求刻苦锻炼,不擅自离开场地。
5、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体育考核标准,不弄虚作假。
6、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7、总结本课情况,布置课下练习,安排归整器材。
三、课后常规
1、分析本课情况,写好课后小结。
2、能认真完成课外体育作业。
体育理论课教案第4篇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
以学生为本,体现合理的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一方面营造轻松活跃
的课堂气氛,一方面保障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适度的锻炼和提
高,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二、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三、教材分析:
健美操动作组合,根据已学过的“中学生活力操水晶级”前三节加以
复习,学生已掌握其动作的基本步伐和简单的手臂动作,对健美操的有关
基础知识已有了初步的掌握,学习第四节新内容,只要将基本步伐重新组
合,稍作方向的变化,就可完成新的动作组合练习。
排球的脚步移动,是完成其他各种动作的基础。本次课采用教师的手
势信号,学生积极的练习步伐及组合,既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身体
素质,又能将移动步法应用到排球实战中去,提高学生排球垫球的基本功。
四、教学目标:
1参与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
好,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养成良好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5%的以上的学生能较好的完成健美操的组
合练习,20%的学生动作规范,具有一定的表现力;85%以上的学生学会排
球的几种基本移动步法,30-40%的学生能够将移动步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健美操教学,提高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及
;通过对排球移动步伐的练习,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
灵敏性
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情绪,提高她们的自信心,
培养自控、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素质。
5社会适应目标:通过运动运动实践,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
建立同学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五、学情分析:
本次课授课对象为高一(5)(6)班女生,共47位学生,她们思路敏捷,
活泼好动,接受新事物快,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但由于是高
一新生,外表上害羞,自我表现欲望不强。通过前段时间的教学,部分的
学生的自信心有所提高,学习新动作敢主动要求表演、做示范,对新动作
的掌握较快。
六、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健美操:动作的熟练性与节奏感。
排球的移动:将移动步法积极运用到实践中去。
2.难点:
健美操:动作的衔接要连贯,协调有力。
排球:移动选位与上下肢的协调。
七、教法与学法:
依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将采用提出目标、要求,学
生先观摩后模仿,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师生同练、师生评价等教学方法,
努力促使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体育理论课教案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我在本次课的设计中立足“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坚
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本理念,围绕教学内容,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
性学习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积极思维,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技能,促
使全体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服务。
二、教材分析:
在《课程标准》中,要求水平三的学生要“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
的多种动作技能”。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的排球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
会排球的多种垫球动作。排球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是一项集体性运动,是
非身体接触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因此适合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参加。
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排球运动的垫球技术,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
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接发球和防守动作中最常用的动作技术。小学生学
习排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学生的速
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在学习排球的过程中,同学间相互交往、合
作,发展人际关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设计思路:
根据水平三学生的身心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排球的正面双手
垫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活动性内容为主线,以合作探索性
学习为主要方式。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
习。教师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练氛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舞台。
四、教学阶段
水平三(六年级)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垫球时击球做到:“一插”“二夹”“三提”
难点:垫球到位,动作自然协调
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生知道正面双手垫球的方法。
2、学生能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发展力量、柔韧等身体素
质。
3、能知道游戏的名称和方法,并在游戏过程中遵守规则。
4、学生在练习中能乐于接受老师指导,练习积极认真,严格遵守纪
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学会尊重他人。
学习内容: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2、游戏:两头蛇
器材准备:排球50个、绳子24根、音响
体育理论课教案第6篇
一、教学目标
使全体学生知道健康的定义与衡量标准,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现
代健身的新观念,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能自觉认真的上好体育课,
有目的的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保持有健康的身体,现在能担负起繁重的
学习任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理论上讲清健康与亚健康的辨别。
三、教学难点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说明科学体育锻炼的新概念,并注重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提问与讨论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讲授与展示图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五、教学内容与程序
(一)课的导入21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政治经济科
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根本,国民素质的高低
参与健身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学生
的体质,不仅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是现代人
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
用。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生活目标之一,但如何科学地达
到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的,我们大家都要认真的学习。养身
是潮流、锻炼成时尚、运动讲科学、健身出效果。
(二)、了解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
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
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
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
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
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
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三)、健康的十项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四)、什么叫亚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
“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五)、亚健康的几种表现:
1、身体成长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体质较弱。
2、心理素质亚健康: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引发了青少年的逆反
心理、反复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抗挫折能力较差。
3、情感亚健康:本应关心社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实际上他们对
很多事情都很冷漠,使自己的“心理领空”越来越狭小。
4、思想亚健康:思想表面化,脆弱、不坚定,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
改变自我。
5、行为亚健康:表现为行为上的程式化,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行为上
的偏激。
(六)、测一测自己是不是属于亚健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早上起床时,常有较多的头发掉落。5分
(2)感到情绪有些抑郁,会对着窗外发呆。5分
(3)昨天想好的事,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而且近些天来,经常出
现这种情况。10分
(4)害怕走进学校,觉得学习令人厌倦。7分
(5)不想面对同学和老师,有自闭症趋势。5分
(6)工作效率下降,成绩不满意。5分
(7)学习一小时后,身体倦怠,胸闷气短。10分
(8)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人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
又没有精力发作。5分
(9)一日三餐,进餐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口味非常适合自己的
菜,近来也经常味同嚼蜡。5分
(10)盼望早早地逃离教室,为的是能够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
5分
(11)对城市的污染、噪声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
水,休息身心。5分
(12)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
的感觉。3分
(13)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又老是在做梦的状态中,睡
眠质量很糟糕。10分
(14)体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早上起来,发现眼眶深陷,下巴突出。
10分
(15)感觉免疫力在下降,春、秋季流感一来,自己首当其冲,难逃
“流”运。5分参照标准:
如果你的累积总分超过50分,就需要坐下来,好好地反思你的生活
状态,加强锻炼和营养搭配等;如果累积总分超过80分,赶紧去医院找
医生,调整自己的心理,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
(七)、体育锻炼的好处: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我们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组织等系统的
提高。同时可以解决各种压力给我们带的烦恼。
呼吸系统——提高肺活量,增加摄养量,提高血红蛋白运养能力
心血管系统——心脏运动性增大,心跳减缓,血管富有弹性,输血能
力加强肌肉组织——男生肌肉发达身体强壮,女生身材曲线优美
(八)、氧气对运动的影响
体育运动有很多种类,但从肌肉供氧方面来划分,它只有两类:
有氧运动:血液中有足够的养提供给肌肉使用,运动后机体不会出现
酸痛现象。运动时呼吸平稳。运动时心率在110—130左右
无氧运动:在短时间内血液中的氧无法满足肌肉的需求,运动后肌肉
会出现酸痛现象。运动后呼吸急促,运动时心率在150以上
举例:
有氧运动:长距离你的游泳、慢跑、慢走、骑车等
无氧运动:短跑、力量性练习、短距离游泳等
相混合: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九)、如何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1、锻炼时要把握好运动的.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量
度,遵循由小至大的原则,切勿突然增加运动量而造成运动损伤
2、锻炼的时间,每次锻炼不小于30分钟,减肥的不少于45分钟
3、经常性原则:每周不少于三次
4、锻炼前热身和锻炼后放松
5、锻炼时的心率130以下
(十)、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
1、课内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学习
2、课外学习的各种途径:报纸、电视、网络、广播、手机、书刊等。
体育理论课教案第7篇
活动目标:
⒈在学会前滚翻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多种滚翻的方法。
⒉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感受成功,获得情感的满足和释放。
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表
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活动准备:
⒈大小垫子若干张。
⒉音乐《天使》。
活动过程:
⒈开始部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首歌,歌的名字叫《天使》。你们知道天使是什么
意思吗?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天使,你们也是老师的天使,天使
就是你们,现在我请天使和我一起做健身操。
⒉基本部分
⑴咦,你们听,是什么声音?(大海的声音、海浪声、海鸥声……)
让我们一起去海边看看大海好吗?(幼儿跟着音乐,跑着、跳着到达“海边”)
⑵幼儿进入场地。你们看大海里有什么?(一艘艘小船)我们大家去乘
船好吗?(幼儿随机选择一艘船,或坐,或躺)
⑶好大的浪啊!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在垫子上东倒西摇。
⑷看!浪娃娃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做什么?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来表演
一下?你们会哪些方法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翻滚的方法最多。幼儿练
习,教师巡回指导。
⑸突然海浪声汹涌澎湃,小浪花组成了波涛,想想看,我们怎么练习?
幼儿跟随浪涛声进行模拟练习,找出方法。(通过练习,得出同心协力才
能波浪滔滔)
⒊结束部分
放松练习。浪涛声渐远,浪潮退了。我们小朋友一起到沙滩上跳个舞
吧!幼儿随意站在场地上,随音乐和老师一起翩翩起舞。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通过跳健身操开始,引发幼儿对调皮的浪娃娃产生兴趣后,
练习各种滚翻的方法。
这是一个比较“放”的教学设计,是否能“收”取决于教师平时的
教学常规和课堂气氛的随机调控。活动给幼儿一个充分“放”开练习的机
会,情境的转换和活动内容的变换采用了比较自然的过渡。教师应在幼儿
情绪高亢后引导其一点点放松,逐步引导他们创编练习,用不同动作表现
对浪娃娃的理解,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
体育理论课教案第8篇
一学生特点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体育和生物课堂学习对体育和人
体机能方面的知识略有所知,但是对体育与机能发展就很生疏了;为了使
学生更好的锻炼身体,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机能,学生需要了解身体机能
发育的特点和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发展身体机能,从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
趣,为以后的体育锻炼及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时间:
45分钟
三、教学内容分析;人体的运动能力可以体现在肌肉力量、运动速度、
耐力、灵敏、柔韧等多方面,人们若想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生理
机能的发展,就必须了解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发展运动能力的
方法。
1、什么是身体机能;
2、初中阶段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
3、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发展身体机能;
4、发展身体机能应注意的事项。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与身体机能有关的知识,对自己的身体机能进行客观
的评价。
2、使学生了解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明白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机
能的发展
3、学会在发展身体机能中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
难点: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发展身体机能时的注意事项。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人体生理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发展
我们的身体机能?运动能力是人体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而人体进行锻炼
也是为了提高包括运动能力在内的各种身体机能。人体的运动能力可以体
现在肌肉力量、运动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多方面,只有通过科学的
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生理机能的发展,才能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和发展人体的
技能。
(一)、什么是身体机能?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组成的各器官,系
统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
(二)、初中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
教师介绍初中阶段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身体机能发育在不同年龄段,
安静心率、肺活量、血压是不一样的,男女间、城乡间是有差别的;青少
年的心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利用多媒体来教学)。
1、初中学生的心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每分钟大约80次。
2、初中学生呼吸频率随着年龄的递增而逐步减少,每分钟18—22
次。
3、初中学生肺活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生在2500—3000毫升,
女生在2000—3000毫升左右。
4、初中学生血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收缩压在14—15千帕,舒张
压在8.5—8.8千帕。
把你们的安静心率、肺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