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通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9月29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国庆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与8月份相比,疫情波及范围不断缩小
当前,全国疫情仍然呈现出“点多、面广”的特点。近期疫情主要集中在西藏、宁夏、贵州、黑龙江等省份,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和BA.2.76亚分支为主。与8月份相比,每天新增感染者数大幅度下降,疫情波及范围不断缩小。
各地坚持以快制快,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海南、新疆等前期疫情比较重的省份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西藏疫情平稳向好,贵州疫情得到控制。宁夏、黑龙江疫情正处于发展阶段,国家已派出工作组指导当地疫情处置。
专家研判认为,随着国庆假期临近,探亲、旅游等人员流动增加,加上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隐匿性、传播能力强等特点,我国仍然持续面临着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的风险,发生多地聚集性疫情风险依然存在。
国庆假期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
国庆假期人员大规模流动,将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为了保障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国庆假期,确保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提醒广大群众假期出行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尽量在本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避免人群大范围流动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如果确需出行,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况,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区。出行前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取消出行计划,并尽快就医。
其次,按规定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尽量错时错峰;旅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距离,佩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减少交通工具内人员聚集和随意走动。
最后,在抵达目的地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落地检”,按照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相关要求,要主动扫码登记,出示符合时间要求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一旦旅游目的地或者途径地出现疫情或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要遵守当地的防疫规定,已经返回居住地的要向所在社区主动报备。
各地要对外公布24小时提供核酸采样服务的机构
为了保障国庆假期期间群众能够得到及时的核酸检测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作出了相关的部署和安排,各地正在积极落实。
第一,进一步优化核酸采样点的设置和布局。各地按照网格化的要求,来布局核酸采样点,同时还要设立电子地图,让人民群众能够方便查询和就近采样。
第二,做好采样时间的安排。除了做好正常的核酸采样点的时间安排之外,各地还要确定24小时提供核酸采样服务的机构,而且还要对外公布。对这些机构和核酸采样点,要安排足够的采样力量,同时做好医务人员的休息和排班部署。
第三,做好现场秩序的维护。要求各个采样点要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现场的秩序维护,避免人群扎堆,同时也减少人员的聚集。
第四,及时更新核酸检测结果。要求各地把核酸检测结果能够及时更新到相关信息系统,让群众能够及时查询到结果。
国庆假期临近,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
国庆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加大。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引导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根据国务院有关安排,今年国庆假期从10月1日至10月7日,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具体免费通行时段为10月1日0时至10月7日24时。
要特别提醒广大驾驶员的是,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即小型客车在10月1日0时至10月7日24时之间驶离高速公路出口的均可享受免费政策。
国庆假期,受疫情形势及各地防控政策变化的影响,总体来看,公众出行受到抑制,主要以旅游休闲、探亲访友、返岗返乡等为主,省内、中短途出行占比较大,跨省长距离出行较往年有所减少,小客车自驾游、周边游比例相对较高,大中城市周边公路网高峰时段会出现局部拥堵。
导游上岗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国庆假期是民众参加文化活动和外出旅游的高峰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旅游活动管理。要求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不得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暂停在有中高风险区的县(市、区、旗)和直辖市的区(县)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暂停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业务。合理控制旅游团队规模,不组织大型旅游团队,严格控制旅游包车载客率。星级旅游饭店、等级旅游民宿要加强通风消毒,合理安排消毒频次,对入住人员查验健康码,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A级旅游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对所有入园游客进行扫码测温,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是做好文化活动管理。要求公共文化场所强化卫生防疫管理,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对入场人数进行总量控制和动态调控,从严设置接待上限,对入场人员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防控措施。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监测。要求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及时掌握员工健康状态、出行轨迹等情况,坚决防止带病上岗。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科学防范意识和能力,上岗前进行健康码检查核验,规范佩戴口罩,确保员工健康上岗和规范作业。各地根据疫情扩散风险或当地疫情防控的要求,经科学研判后,可适当增加从业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对旅游住宿业、文化经营场所等从业人员每2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导游上岗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四是提高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水平。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障国庆假期及前后文化和旅游场所有序开放、活动顺利开展、游客安全流动,满足群众文化和旅游需求,防止行业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
全国疫情通报
9月2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9例(广东15例,上海14例,福建8例,北京5例,江苏5例,四川4例,天津2例,辽宁2例,黑龙江2例,山东2例),含1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4例,四川2例,北京1例,天津1例,江苏1例,山东1例);本土病例97例(贵州17例,广东16例,黑龙江13例,天津11例,四川8例,云南6例,西藏6例,陕西4例,山西3例,福建3例,宁夏3例,河北2例,北京1例,内蒙古1例,河南1例,湖南1例,重庆1例),含1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宁夏3例,四川2例,陕西2例,山西1例,黑龙江1例,贵州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11例,其中境外输入86例,本土625例(宁夏176例,贵州80例,西藏66例,天津61例,黑龙江54例,新疆28例,云南25例,河南19例,四川17例,广东15例,陕西15例,河北9例,山东9例,广西9例,浙江7例,安徽7例,甘肃7例,上海6例,江苏4例,湖北4例,青海4例,湖南2例,江西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例(出院84533例,死亡1015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3例(出院787例,死亡6例),台湾地区例(出院13742例,死亡11003例)。
广东疫情通报
9月29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例(广州1例,深圳1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例(广州2例,深圳12例,惠州1例)。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1例(广州3例,深圳5例,佛山3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3例(广州1例,深圳3例,佛山2例,东莞6例,江门1例);另有4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广州4例)。
健康提醒
一
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人员限制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每次间隔24小时)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请提前通过中山外市来(返)人员健康申报平台或拨打村(社区)电话进行报备,按照高、中、低风险地区分类落实健康管控措施。
中山外市来(返)人员健康申报平台
村(社区)电话查询
特别提醒:经研判,请深圳来(返)中山人员主动报备,按照高、中、低风险地区分类落实健康管控措施:高风险区“7天集中隔离”,中风险区“7天居家隔离”,低风险区“3天居家健康监测,第1、3天核酸检测”,其他区域“3天2检”。同时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码和深圳官方发布信息,如果健康码为黄码或者到访过涉疫重点场所,落实“5天居家健康监测,第1、3、5天核酸检测”。
疫情重点关注地区:省内深圳市,广州市白云区,惠州市惠城区;省外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吴忠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黑河市,贵州省贵阳市、毕节市,天津市,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西省吉安市,四川省遂宁市,云南省昆明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湖北省武汉市等地。
二
国庆将至,倡导在本地过节。请广大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在本地过节,减少跨省、跨地市出行;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区所在地市。
三
出行落实防控要求,积极配合“落地检”。旅客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需持有健康码绿码和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自驾游和自由行游客每到一地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并配合扫码测温。跨省流动人员抵达中山市后,积极配合完成“落地检”。
四
国庆假期前后,所有跨省、跨市出行人员返回后要及时落实“3天2检”(第1,3天完成核酸检测);抵中山后前3天原则上“两点(居住点和工作点)一线”,不聚集、不聚餐;前7天减少社会面活动。
五
积极参与每周一次轮动核酸检测。我市从9月12日起至10月31日,每镇街每周开展1天轮动核酸检测,倡导广大市民至少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入境(含港台)人员和新冠阳性康复人员,入境或康复3个月内不参与社区核酸混检,相关人员如有核酸采样需求,请做好防护,前往就近医院的黄码及重点人员区开展单采单检。
六
重点人群配合开展核酸检测。重点机构场所工作人员和面向公众大众的公共服务场所一线从业人员,须严格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落实规定频次核酸检测。
【健康管理方式要求】
居家健康监测:
1.选择在通风较好的房间居住,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
2.每天早、晚各测一次体温。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根据防控要求配合完成核酸检测。
4.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5.保持居室勤开窗通风,做好家居日常清洁和消毒。
6.尽量避免与家人近距离接触,提倡分餐制。
横栏发布编辑部
一审:黄晓君
二审:余林杰
三审:赵国明
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健康中国、健康广东、健康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