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最火爆短剧,第一堪比小巷人家,一部没看就太亏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发现没?现在连追剧都开始『快餐化』了?」刷着爱奇艺微短剧盛典的直播,95后剧迷小林在弹幕里疯狂输出,「以前追《甄嬛传》恨不得拿八倍镜抠细节,现在刷《少爷和我》这种三分钟短剧,进度条拖慢0.5倍速都嫌耽误时间!」这话算是捅了马蜂窝——3月14日苏州文化艺术中心那场号称「短剧界奥斯卡」的荧光之夜,实时弹幕里「电子榨菜」「泡面番」等关键词直接霸屏,连带着#长剧注水#的词条在微博热搜上挂足8小时。
资本进场:从「草台班子」到「正规军」的魔幻变身
这事儿得从爱奇艺去年Q4财报说起。当传统长视频还在为会员涨价5块钱被骂上热搜时,人家悄咪咪把微短剧频道做到了移动端流量前三。数据不会骗人:2024年用户日均刷短剧时长飙到142分钟,比看电影多出整整两场《阿凡达》的时间。难怪活动现场,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海涛嘚瑟得鼻孔朝天:「某些友商还觉得短剧low?我们《原罪》分账破三千万的时候,他们古装大剧的收视率还在0.3%扑街呢!」
政策东风来得比郭敬明转型当导演还快。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司长冯胜勇刚宣布「北京大视听追光计划」要砸钱扶持微短剧,那边爱奇艺立马掏出「港片文艺复兴」套餐——把《英雄本色》里发哥用美钞点烟的经典镜头,跟现代商战短剧剪成混搭视频。当AI修复版小马哥说出「我不是想证明多了不起,就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流量一定要拿回来」,现场90后老剧迷集体破防,00后小朋友却满屏刷问号:「这大叔谁啊?还没我家哥哥演得拽!」
创作端的地震:在手机屏上造紫禁城
「现在写剧本得跟抖快抢时间,前5秒没爆点观众就划走了。」《大王别慌张2》的编剧王三毛现场倒苦水,他那个让演员每30秒必须摔跟头/撕逼/黑化的「多巴胺编剧法」,愣是把拍摄成本顶到单集80万。导演圈更卷得离谱——姚敏团队拿电影级设备拍竖屏剧,运镜复杂到被网友调侃「建议横屏观看」。最绝的是《蛊娘》剧组,生生把苗族银饰复刻得连非遗传承人都点赞,结果弹幕全在问:「姐姐头上顶的那坨银子能买几平米?」
资本镰刀挥得比李佳琦直播间还快。爱奇艺的「二八分账」模式被制作人私下骂成周扒皮:「平台出两成钱要五成利,广告位还要抽水,当我们是慈善家?」可转头看见《陛下,臣的真心藏不住》主演包贝尔端着香槟满场飞,又酸得牙痒痒——人家靠贴片广告就入账800万,顶得上拍三部网大。新人编剧更惨,逮着平台运营追问审片标准,结果对方甩出「爆款公式」:豪门恩怨+打脸逆袭+18禁擦边,要素齐活播放量保底500万起步。
未来迷雾:算法喂养的电子榨菜会馊吗?
红毯上詹鑫接受采访的金句值得细品:「短剧就像螺蛳粉,爱的人欲罢不能,恨的人嫌它『有那味儿』。」这话算是预言了行业困局——当AI开始批量生产「霸道总裁爱上我」,人类编剧都快下岗了。爱奇艺憋的大招「短剧创作学院」,号称能用算法拆解《甄嬛传》的宫斗套路,可试运营时生成的剧本被吐槽「比于正还狗血」。
文化学者李明启教授的警告更扎心:「现在年轻人看短剧就像嗑瓜子,停不下来又没营养。」但架不住数据打脸啊!盛典刚结束,《少爷和我2》预约量秒破800万,比顶流演唱会门票还难抢。苏州本地的出租车司机都学会新话术:「去文化艺术中心?今天第三波追星小姑娘了,后座备着纸巾盒呢,看短剧哭的比失恋的还凶!」
这场资本与流量的狂飙,最后竟被观众拿捏得死死的——当《家里家外》里蔡晓燕一把掀翻饭桌,弹幕刷爆「姐姐撕得再响些」;《小福星》放到刁奶奶偷塞窝头时,实时评论里「破防了家人们」直接屠版。或许正如编剧六六说的:「短剧是把手术刀,专挑时代情绪最痒处下刀。」至于这刀最后切出的是满汉全席还是科技狠活,咱老百姓就等着边炫电子榨菜边看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