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时代的46盘八十年代老磁带详解,权威发布、史上唯一

日期: 2025-03-20 22:05:51 |浏览: 43|编号: 8264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影响时代的46盘八十年代老磁带详解,权威发布、史上唯一

水印说明:一直以来,屡发现盗用“刘浪说话”图片的行为。为维护原创尊严,“刘浪说话”专属图片均加盖水印。并正告盗图者,暂不屑于搭理你。

壹:刘浪的话

本期专题,收录了正式发行的46盘囚歌老磁带,八十年代和1988年的占绝大多数。

如果不是专门整理,并得到张朋克、钮振彪、赵三才、月儿湾湾、杜稀哩哗啦、傅C、这个名字还不错等老磁带藏家的鼎力支持,很多我是从未见过,闻所未闻。

所以,整理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过程。虽然,如很多业内人士、读者所说,囚歌就那样,翻来覆去就那点人、那些歌,旋律单一、歌词灰暗和后来的笑掉大牙,但毕竟,是中国流行音乐史的顽固存在。

而且,网上有很多关于囚歌和那个时代的各种以讹传讹、错漏百出。

所以,花大把时间和精力整理这些内容,整理这个囚歌系列专题,可以尽可能还原一些历史,是随时可供大家参考的真实权威的资料。说以正视听,也不为过。

经考证的囚歌史实,请大家查阅之前专题《怒揭1988年囚歌黑幕:迟志强如何欺世盗名》、《揪出把中国音像推入疯狂盗版时代的罪魁祸首》。

对囚歌老磁带的整理,这是完全篇,也是终篇。之后,还会整理一期盗版囚歌磁带专题,为呈现给大家盗版商的无下限丑陋。

囚歌听多了,至少短时间内会拉低一个人的审美,哎呀,我需要恢复恢复耳朵。

整理囚歌专题,沟通过不同的前辈老师,更多名字,有人不愿意被提及。或者,有人觉得那个时代、囚歌,太过低下,而现今的自己又太过高尚。

我倒觉得,那只不过人生一个阶段的经历和职业机会,没啥丢人的。

也就是,无所谓青涩和不堪回首。存在,即合理……

贰:80-90年代囚歌46盘老磁带详解(以发行年份排序)

001 大冲击-群星齐歌唱

发行年份:1987年

参录歌手:刘欢、韦唯、王虹、杜昊、朱桦、张强、孙国庆、郭蓉、冯莉

策划:王逸仙,编辑:伟生、英立,配器:安志刚,监制:仰山,录音:万小元、胡勇

出版编号:

出版:广西民族声像艺术公司,印制&总经销:北京音响器材厂

简介:这盘磁带发行于1987年,早于第一盘正式发行的囚歌磁带《悔恨的泪》。

既然写囚歌,还把这盘磁带放在“囚歌老磁带详解”首位,就肯定是有原因的:这盘磁带,杜昊&朱桦演唱的《留给夜的对话》与《铁窗泪》旋律一样,郭荣演唱的《情难留》与《愁啊愁 苦水变美酒》旋律一样。

这就说明,在《悔恨的泪》发行前,也就是囚歌爆火前,至少《铁窗泪》、《愁啊愁苦水变美酒》这两首歌的旋律,已经以别的歌名及歌词发行过。

关于此,我还专门请教了老磁带藏家赵三才老师。近些年,他一直投入大量精力整理各声像公司出版编号,编纂成书。《大冲击-群星齐歌唱》是广西民族声像1987年初的编号,这盘磁带肯定是1987年发行。

对于有没有可能是87年的编号但是88年发行,三才老师也持否定态度:如果是年度末期的编号,下一年度发行的可能性有,但不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网上那篇网友“中科医疗”的帖子,说“最早把这些曲子填词出版、并大街小巷传唱的却是那盘没有注明演唱者的《88大趋势》”,也是不准确的。在《88大趋势》,《留给夜的对话》也是杜昊& 朱桦演唱。

而且还有一点,如读者“皮皮狗”所说,《留给夜的对话》和《情难留》的歌词,有对人生初发问的哲理。从这一点,就远高于后来的囚歌歌词版本。只不过,与那个年代社会大风气契合的囚歌火了,为更多人记住的就只有囚歌版本。

图片提供:赵三才

002 悔恨的泪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翟惠民、张秀艳,旁白:迟志强

责任编辑:张莉,监制:陈明,编配:陈春光,录音:程宪波,填词:陈福利,封面设计:温德斌

出版编号:JM-93

出版:长白山音像出版社,录制发行:长春电影制片厂声像公司

简介:这应该是中国第一盘正式发行的囚歌磁带,而不只是第一盘专辑。

强调“正式发行”,是因为坊间一直流传有各类囚歌,尤其北方、东北地区。这个流传,据我了解到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六七十年代的知青时代。这也就是一些囚歌里混有知青内容的原因,也有一些磁带有专门的知青歌曲,知青的苦(难)、恋(情)、望(乡)等,辅以类似囚歌那简单、流畅的旋律,与囚歌一拍即合。

只是,社会大趋势,在一定层面,知青是相对避讳的话题。而囚自古就有,是顽固存在,根基深和受众,根本没有可比性。

我觉得,这也就是囚歌能火、知青歌曲附庸的原因。真的收录知青歌曲的囚歌磁带,少之又少。当然,我说的知青歌曲,指的是地下流传、歌词灰色调的,而不是广义的主流知青歌曲。

所以,歌词灰色调、旋律单一又苦大仇深,虽一直未能正式发行,但地下流传或流传较广的囚歌磁带,应该早就有。

《悔恨的泪》能正式发行,是在翟惠民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对歌词和旋律进行精心改编和艺术处理,尽可能减少萎靡、颓废、灰色调情绪。这个大家都懂,不详说。但再精心整理和改编,毕竟就是这个题材,肯定也有与和谐社会不匹配的负面情绪。

至于这盘磁带产出始末,有多少内幕或黑幕,请阅读《怒揭1988年囚歌黑幕:迟志强如何欺世盗名》,不再重述。

图片提供:张朋克

003 拥抱明天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翟惠民、张秀艳,旁白:迟志强

策划:大蓬、仲黎,编辑:亚平、李杰,配器:张云樵、亚平,录音:李琪,摄影:邱钢毅,设计:邱钢毅,终审:张和平

出版编号:SH-0328

出版发行: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简介:与时代因素和社会发展变革的阶段性息息相关,《悔恨的泪》一面世,就掀起囚歌风潮。

如《揪出把中国音像推入疯狂盗版时代的罪魁祸首》所述,处于人生节点的周亚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以《拥抱明天》的近千万盒销量,给燃烧起的囚歌之火,又狠狠的浇上了油。

周亚平在策划这盘磁带时,不知道《悔恨的泪》根本不是迟志强唱的。是把迟志强拉到棚里试音发现迟志强根本不会唱歌,多次追问,迟志强才不情愿的供出了翟惠民这个名字。

周亚平寻找翟惠民几经波折,是因为发行《悔恨的泪》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声像公司承诺要以翟惠民的名字发专辑,让确实在《悔恨的泪》专辑遭受莫大委屈的翟惠民内心充满渴望。

但最终,翟惠民还是唱了,且最后只拿到了五万,远不是周亚平开始许诺的三十万。但在翟惠民录了两首歌时,还发生要撂挑子走人的事,这时候周亚平找了李小文、杜昊来唱。个中曲折,大家看看《揪出把中国音像推入疯狂盗版时代的罪魁祸首》,不再重述,但亚平老师的这篇记述,没有提到杜昊。

所以,《拥抱明天》实际是合辑,可以确认的,翟惠民、李小文、杜昊、张秀艳都参与了录音。其中,翟惠民唱了四首,但主打歌《拥抱明天》是李小文唱的,以《我要喝啤酒》这个名字传唱较广的《少年白了头》是杜昊唱的。

《拥抱明天》专辑应该是翟惠民替唱的最后一盘磁带,这之后,享受到天分和替唱的些许红利并眼睁睁看着根本不会唱歌的迟志强红得发紫,翟惠民开始以自己的身份出现。

图片提供:张朋克

004 翟惠民《遗罪千秋》

发行年份:1988年

主唱:翟惠民

编辑:刘大为,监制:常安忠,配器:安建,作词:梁新,作曲:佚名

出版编号:JY-8894

出版:长白山音像出版社延边分社

简介:终于做回自己的翟惠民专辑,并收录了《四季流浪》、《雨滴》两首翟惠民搜集整理作品。

在这盘磁带内页,有这样一段话:翟惠民生于1967年,幼年曾于二胡演奏家李德武先生学艺,曾在孩提时就时常为来访的外宾演奏二胡独奏曲,初中毕业后由于有音乐的天赋自修了吉他和爵士鼓,经常与吉林省歌舞剧团同台演出。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走上了歌坛,他那甘甜的歌喉给人以美的享受。今年初,长春电影制片厂音像部特邀他录制了盒带《悔恨的泪》,其中全部男声都是他演唱的,给人以深刻的教意。今天他又奉献给人们一盒专辑,希望朋友们能从他的歌声中得到启迪。

虽然,1988年,翟惠民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发行多盘磁带,但从内页这段话推断,这应该是他的第一张真实身份专辑,并且也是长白山音像出版社出版。

这应该就能对应上《揪出把中国音像推入疯狂盗版时代的罪魁祸首》一文周亚平讲述的,翟惠民在《拥抱明天》专辑仅录了两首歌就要撂挑子走人时,说的那段话:他们给的条件特好,用我自己的名字出专辑,还给我拍封面,一共给我五十万的稿费。

他们,就是在《悔恨的泪》专辑忽悠了翟惠民这个原唱,而火了只字未唱的迟志强的长影那帮人。

但,不管怎样,已于事无补。囚歌,已被深深烙上了迟志强印迹。

图片提供:张朋克

005 动荡——六十年代知青歌曲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杜昊、朱桦、郭蓉

监制:徐学达,编辑:英立、伟生,特约编辑:张戈,配器&指挥:安志刚,录音:胡勇、封面设计:谢玉明

出版编号:

出版发行:广西民族声像艺术公司,录制&经销:人民音乐出版社磁带复制厂

简介:曾给作者任毅带来灾祸的《南京知青之歌》,在这盘磁带,被翻唱为《可爱的南京》。

那个年代,《钞票》是被翻唱最多的囚歌之一,杜昊版本我比较偏爱,那种味道。

杜昊是幸运的,赶上了那个烽火狼烟的大陆流行音乐翻唱的井喷年代,过早的拥有了自己的江湖和地位。记得有一次,和“萤火虫”乐队龚鸣聊起过,那个走穴年代,杜昊他们一起到处演出。据龚鸣老师说,杜昊是台柱子,1984、85年一场就挣七八十元,而龚鸣老师作为伴奏乐手,到1986年一场才挣三十多。

和杜昊也聊起过,那时候与刘晓庆等一起出去走穴,每人先发一个箱子,留着放钱用。因为那时候最大票儿是十块,而且没有异地存取,就只能放到箱子里随身带着。在那个亿万中国普通百姓还以“万元户”为一个家庭的人生最大追求时,他们走穴一圈,挣的钱就不止一万元。

杜昊又是不幸的,极具天分的他过早的染上了D,整整十年牢狱之灾。并因此,左耳基本失聪,直接影响到他的音乐生涯。

图片提供:张朋克

006 大墙下的卡拉OK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杜昊、刘畅、郑旭岩

监制:王笑然、胡妙德,编辑:邹世冬、朱英,配器指挥:王笑然、安志刚、邹世冬,策划:薛来英,录音:赵平,演奏:南洋大乐队

出版编号:GI-23

出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发行:南洋声像艺术公司,制作:天津银河音响制作有限公司

简介:这是我看到的第一盘幕后阵容里有邹世冬老师的老磁带。

1988年,邹世冬与主唱&吉他高旗、吉他曹钧、贝斯吴运涛、鼓手刘效松组建呼吸乐队,女主唱蔚华(王卫华)1989年加入,并为乐队带来“呼吸”这个名字,同年十月份进棚录音。

首都体育馆1990现代音乐会时,曹钧、高旗、蔚华均作为主唱演唱,乐手阵容主音吉他曹钧、吉他柳文利、贝斯吴运涛、键盘邹世冬&庄飚、鼓手赵牧阳。1994年蔚华因家庭原因离开、顾忠去了其他乐队,呼吸基本陷入停滞。目前,曹钧、马禾、邹世冬一起做着和养生音乐有关的事,呼吸虽还偶有排练,但主唱一直未能固定。

那个年代,杜昊是演唱囚歌最多者之一。第二盘正式发行的囚歌专辑《拥抱明天》,杜昊也参与了录制,包括后来流传和被翻唱较广的《我要喝啤酒》(原曲名《少年白了头》)。

多说一句,郑旭岩其实就是郑绪岩,郑绪岚的亲妹妹,那时候和杜昊是一对恋人。前面写的龚鸣,是郑绪岚团队的音乐总监。

图片提供:钮振彪

007 悲欢离合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秋江、吴汝俊

编辑:赵志平,监制:冀冬,配器:康澎,录音:简军,摄影:夏大铳,设计:李中旭

出版编号:JC-658

出版发行:河北音像出版社,总经销:北京西城区长白山音像部

简介:这盘磁带是典型的大打擦边球,和张行没有任何关系却在封面写上大大的“张行”二字,再加上“悲欢离合”,就是狠擦张行落难重出江湖的边。

相反,类似《悔恨的泪》主唱翟惠民、张秀艳的名字被用小字体和不显眼的字色写在大大的“迟志强”三个字边上一样,《悲欢离合》的真正主唱秋江、吴汝俊的名字,也是如此操作。

但这盘磁带,不是直接并拙劣的对囚歌的翻唱,选歌上有自己的特色,没沾任何爆火的囚歌的边,并且有刘毅然作词、康澎作曲的《新孟姜女》、《小雨》两首原创作品。另外,还翻唱了1975年首映的香港古装电影《屈原》插曲《橘颂》,只不过,在这盘磁带把“橘”写成了“桔”。《橘颂》歌词,其实是屈原的一首托物言志咏物诗。

在我搜集整理到的资料,吴汝俊1963年出生,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现任日本京剧院院长。曾自编、自导、自演轰动一时的《武则天》、《贵妃东渡》等京剧大戏。旅居日本期间,成功将数百年来一直处于伴奏乐器地位的京胡和最时尚流行的音乐元素融会贯通,独创风格鲜明的京胡轻音乐,为京剧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这个京剧吴汝俊,应该就是这盘磁带的吴汝俊,1988年,可不是谁想发专辑就能发的,哪像现在这么泛滥,是个泼皮腌臜就能发单曲出专辑。同是1988年,吴汝俊在北京举办了首次京胡独奏音乐会。

秋江,我没找到资料。

图片提供:钮振彪

008 泪洒影坛

发行年份:1988年

演唱:张秀艳、李小力、碧辉、王雷

总策划/监制:郑万同,编辑:蒋波,终审:杨若声,编曲/配器:陈春光,作词:郑万玉,录音:王境山,封面设计:母连甲

出版编号:DF-1268

出版:辽宁北国音像出版社

简介:最火也是最早的两盘囚歌磁带《悔恨的泪》、《拥抱明天》,女声都是张秀艳。但囚歌年代过去之后,很多年,却几无张秀艳的消息。

在《怒揭1988年囚歌黑幕:迟志强如何欺世盗名》专题,读者“地安门外”的留言提供了一些讯息,并综合周亚平老师讲述:张秀艳曾获1986年首届全国青年歌手“孔雀杯”大奖赛金奖,后进入长影乐团担任歌唱演员,受人推荐参加囚歌录制。1993年进入北京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1997年进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教,现为声乐教授、民族声乐硕士生导师。

那个年代,张秀艳发行过两盘个人专辑,但都与囚歌无关。《泪洒影坛》肯定是趁囚歌正当红顺势发行的,除了独唱,还有两首男女对唱。但不管怎么唱,都没有曲作者,也就是,那个年代及囚歌司空见惯的改编填词。

主打《泪洒影坛》歌词挺逗:导演呢导演呢,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怎能不顾脸面呢,赤身上床啊;导演呢导演呢,艺术开放不应乱开放,国情不同,民族风格也不一样,床上戏、性解放,中国百姓不会买你这个帐。

呵呵。

图片提供:张朋克

009 张政歧《黄泥塘》

发行年份:1988年

主唱:张政歧(虎子),配唱:王海鹰、马宝尉

总策划:王桔,总监制:黑太阳,总编配:张振国,责编:许琛,编辑:王晓峰、石英,录音:程宪波

出版编号:

出版:吉林省长白山音像出版社,录制发行:吉林省现代文学艺术交流开发公司

简介:囚歌年代,张政歧很火,火到,据说很早就离开了家乡鞍山,巡游、巡演在外。

但再火,也都只被笼罩在迟志强的光环之下。

但,如果溯源,张政歧应该是最早成体系整理和演唱囚歌的歌手,不是之一。

可以追溯的时间是1985年,张政岐、于雪松、苗贵生等组建了黄泥塘乐团,在各种场合包括自娱自乐的家庭聚会,演唱囚歌。并在那个年代,用还少见的家庭录音机,录了磁带。据说,录制的地点叫后关屯。

这磁带,几经朋友、同好间转手和翻听,被一遍遍、一次次翻录,流传开来。因为监狱题材,旋律流畅易学、歌词直白易记,加上颓废灰暗的态度与当时社会大环境下一些风气的契合,据说还有人售卖翻录磁带,对囚歌的民间流传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也就是,上文中我刻意强调《悔恨的泪》“第一盘正式发行”的原因。

1988年,充分享受到《悔恨的泪》发行红利的长影,又盯上张政歧,并发行专辑《黄泥塘》。

《黄泥塘》仍是标准的囚歌旋律线,但作品与《悔恨的泪》截然不同,包括编曲。这也就是那个年代数不尽的翻唱过囚歌的歌手,张政歧能拥有自己江湖的原因。

歌词内页,清晰写有“作词作曲:佚名”。这也就进一步佐证了即便整理成型的大多数囚歌,为啥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原创,人性的底线。

图片提供:张朋克

010 黑太阳《囚歌 68·69 知青》

发行年份:1988年

演唱:黑太阳,女声:于波

总策划:王桔,编辑:李丽萍,编辑助理:王晓峰、郑小梅,监制:张振国,配器指挥:范伟强,录制合成:程宪波,封面摄影:柴正然

作词/改词:佚名、独子、崔凯、黑太阳、晓峰

出版编号:DF-1211

出版:辽宁北国音像出版社,发行:吉林省现代文学艺术交流开发公司

简介:张政歧《黄泥塘》专辑,黑太阳是总监制。《囚歌68·69 知青》,则是目前已知的黑太阳唯一一盘个人专辑。

同样,这盘磁带所有歌曲均搜集整理自民间,作曲均佚名,作词有佚名,也有填词、改词,囚歌、知青歌曲基本各半。

那个年代,不管是囚歌抑或知青歌曲,都有明确地域指向的作品,比如这盘专辑的《一人走向内蒙古》、《长春知青歌》。

那个年代,第一首也是最著名的知青歌曲,就带有明确地域指向:《南京知青之歌》。这是之后几乎所有明确地域指向的囚歌、知青歌曲鼻祖,祖师爷,表达的是一代青年思念之情,广为流传。但也因此,曾给作者任毅带来灾祸。据传,当年一位将军在审批相关文件时关注到此事,硬生生把作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判刑十年。

《囚歌 68·69 知青》收录了一首名为《收容站的别离》的歌。收容遣送,对于90、00后,就是绝对陌生的词汇了吧。

据翟惠民老师说,黑太阳原名坎小龙,可能已不在人世。

图片提供:张朋克

011 高墙泪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李娜、景岗山、王美、郭公芳

编辑:段显坤、宋世平,编审:王荣森,配器指挥:红光,监制:王进、董雪岩,录音:小元,演奏:海南星河电声乐队

出版编号:XHA-018

出版发行:海南音像出版社

简介:四位曾经火过的流行歌手,但命运迥异。

李娜应该是名气最大的,《好人一生平安》、《青藏高原》、《嫂子颂》等多首风靡一时的歌曲都是她首唱。只是,或许为情所困,后来在山西五台山普寿寺出了家,也叫遁入空门,法名释昌圣,后又去了美丽国。据说,现在到五台山旅行,导游还会介绍说李娜曾在哪里念经。

王美在事业冉冉上升的当口,遭遇严重车祸,甚至被医生告知很可能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祸不单行,丈夫又和她离了婚,并带走了儿子。11年间,经过19次手术,尝尽人间炼狱之苦的她,于2004年11月5日在大连广播电视中心剧场成功举行个人演唱会。王美百感交集:既然生活给了我一杯苦酒,我就要把它喝下去,但不能把它变成泪,而是要酿成蜜!

景岗山和郭公芳相对顺遂。《我的眼里只有你》是我印象最深的景岗山原唱的歌,他和石兰主演、1992年上映的《青春冲动》是我能记起的名字,他的初摇滚印迹是1989年发行的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的伴唱。

80年代翻唱热潮,郭公芳也经常出现在一些拼盘磁带。但与那个时代过来的很多歌手一样,这个履历基本都被那个时代获得过“青年歌手类、什么唱法类”奖项取代。郭公芳公职身份是武警总部政治部文工团歌唱演员,因少有关注,我确实不知道她的原唱代表作都有啥,抱歉。

多说一句,景岗山主演电影《青春冲动》女主角石兰,是那个年代大陆罕见的以性感著称的女演员。虽然“20世纪90年代性感偶像地位”有些夸张,但确实敢出位。写到这里,我网络搜索了一下石兰近照,那微低头眼神稍上挑的做作,让我失望。岁月侵蚀,脸胖些也正常,真的不用刻意。

图片提供:钮振彪

012 高墙少女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朱晓东、叶小岚,伴唱:张红光、万小元等

编辑:朱英、赵澜,配器指挥:张红、张光,录制:万小元、葛英,监制:葛庆江、胡妙德,设计:尚尔立

出版编号:GI050

出版发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简介:朱晓东,就是朱晓冬、朱笑东、朱笑冬。2003年,用朱笑冬这个名字发行专辑《归来》,幕后阵容豪华庞大,对一些老作品重新编曲并加入新时代元素,较有新意。但那稀松平常、在业余歌手群体也排不上号的演唱,没能在江湖激起哪怕任何涟漪。

这也就能够解释,囚歌年代也发过专辑、合辑的朱晓东,为啥少有人知。到二十一世纪,如果不是与歌星何静的婚姻及刑事犯罪,音乐圈,谁又知道还有这么一个人存在?

在网络,除了这盘磁带,找不到叶小岚任何信息。我特意请教了录音师万小元老师,原来是当年东方歌舞团的歌唱家叶岚,但也少有后续消息。

自八十年代,万小元就是国内炙手可热的录音师,名字贯穿于这个行当。2004年举办的“声响亚洲”第一届亚洲录音艺术与科学(广州)文化节,获"中国十大录音师"称号,并值得一提的是,只有五位录音师获得了这个称号。2012年获第八届中国金唱片奖录音奖。

数十年来,万小元以代表中国录音届最高水准的职业操守,在太多唱片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更提携、帮扶了太多人。

图片提供:刘浪

013 翟惠民《悔恨的泪 续集》

发行年份:1988年

主唱:翟惠民

责任编辑:张莉,编配:陈春光,填词:陈福利,改词:张正奇/陈福利(姑娘抛弃了我),录音:王境山,监制:陈明,封面设计:艾纯山

出版编号:JM-93

出版:长白山音像出版社,录制发行:长春电影制片厂声像公司

简介:标准的《悔恨的泪》幕后团队。

《悔恨的泪》发行后,翟惠民发现,一首歌没唱只录了旁白的迟志强占据封面绝对主要位置,完全突出的是迟志强个人,仅封底是翟惠民小幅半身照。另外,翟惠民和女声张秀艳的名字,只用不起眼的白色小字体,写在大大的迟志强三个红色字体边上。

翟惠民很愤怒,并给当时长影的一位负责人打电话质问,这位负责人在电话里表达了万分歉意。但,即便《悔恨的泪》再版时,封面迟志强三个字下面加了两个黑色小字“旁白”,也已于事无补。被市场和全国听众熟知了的,是只念了旁白的迟志强,基本没翟惠民啥事。

用翟惠民的名字出续集、专辑,长影只不过是想继续抓住翟惠民这根稻草,为他们挣更多的钱。如果不正名,眼睁睁看着本是替身的迟志强从十八层地狱摇身站在云端,再署名迟志强,翟惠民肯定也不会唱。

如果换歌手,一是大众已经熟知了属于迟志强这个名字的嗓音,其他人唱也署迟志强的名字,不但没市场,还可能背上欺骗甚至诈骗的罪名,虽然他们本身就是欺骗和诈骗;二是翟惠民嗓音天生就适合囚歌,即便说不上绝配。

但这一切,都是亡羊补牢。钱,长影可能又挣到一些,但体量,与《悔恨的泪》肯定相去甚远。

说一下,《姑娘抛弃了我》改词张正奇、陈福利,张正奇就是小名虎子的张政歧。另外,这盘专辑还有位女伴唱,很多年过去,翟惠民老师也记不起具体是谁。

图片提供:张朋克

014 告别昨天——悔恨的泪组歌十八首联唱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含笑、小冬、任静、郭公芳

编辑:古钥,编曲指挥:木禾,录音:赵平,封面设计:吴铭

出版编号:WG020

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简介:后来主要拼打于主流的含笑,其实早期更是一名摇滚歌手,1986年就组建北方的狼乐队,成员均为当时东三省顶级乐手,包括吉他张克威、键盘金武林。1988年组建荆棘鸟乐队,成员先后有主唱之一含笑、吉他何勇/黄杰/郭忠民、贝斯陈小虎/马建、键盘班南/马东岩/黄玉欣、鼓手郝东东、萨克斯张龙云等。1989年4月北展两场“含笑独唱音乐会”后,因特殊历史时期,荆棘鸟解散。

后来含笑火了,但外人看到的只是火,不会知道任何火起来的人曾经的底层过往。

多年来,含笑一直孜孜不倦于乐坛,并积极承担起一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全身心投入于社会公益事业和活动,在这个繁复年代的音乐圈,树立起一股温暖清流。

小冬,我请教了含笑老师,时隔太久他已记不起是谁。如果没有猜错,朱笑冬?

任静就不用介绍了吧,毕竟红火过,可供参考的资料一大把。而除了每个人都能百度到的,我也不了解再多。

图片提供:张朋克

015 歌星的悔恨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丁阿根、朱彩玲

编辑:俞宁康,监制:刘平,美术设计:胡建中,伴奏:Rose电声乐队

出版编号:QK2-11

出版: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简介:丁阿根、朱彩玲都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上海滩著名歌手。

能确认的是,1987年两人曾共同出现在上海声像公司发行的一盘名为《点歌坛(二)你最喜爱的歌》合辑,丁阿根独唱了主打并真的红火过一段时间的歌曲《小和尚》,朱彩玲独唱了《扬州小调》,两人还参与合唱了《让世界充满爱》。

只是,世事更迭,两人后期发展都不太顺遂。据说,丁阿根唱了数十年夜场,并还在唱。能够百度到的一段视频,是丁阿根参加庆典酬宾类演出,拙陋的舞台及被主持人并不善意的调侃,我感觉伤感。另一段视频,是同样拙陋的舞台,主持人介绍他时还特意提到了《小和尚》这首歌。那应该是一场为一群旗袍老阿姨走秀活动造势的演出,丁阿根在面对一大群奶奶级老姐姐们一口一个“美女”喊着,引得一片欢呼。

朱彩玲曾是上海长宁沪剧团首席花旦演员,钢琴、扬琴、二胡、爵士鼓样样行,她的爵士鼓打唱在当年上海滩演艺圈引起过轰动。据说,她是因照顾家庭而退出舞台。关于她最近的消息,是2012年11月参加《中国达人秀第四季》,演唱沪语版《不要怕》。

《歌星的悔恨》并未一味拙陋翻唱,比如,丁阿根、朱彩玲对唱的上海苏北方言歌曲《劝夫戒赌》,集体填词、丁阿根演唱的改编山东民歌《红歌星》。

单独提一下,朱彩玲翻唱了童安格的《不必太在意》。丁阿根翻唱了张良和王静珠作词、李春生作曲的《心声》。

图片提供:钮振彪

016 女贼·国际倒爷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李小文、蔡虹红、郭公芳、杜浩、郭蓉

编辑:叶雨,监制:红森,指挥:都都、付也,作词:福利,设计:韩顺

出版编号:20-30

出版发行:中国北光声像艺术公司

简介:又是陈福利作词,典型那个年代旋律改编、歌词笑掉大牙的口水歌。那个年代,哎呀,陈福利真是风云,如果没有去世,真的有好多关于囚歌的话题可聊、能聊。而且作为幕后人物,我相信陈老师的态度肯定更中肯。

《等着我吧,妈妈》,在歌词内页被标注为“迟志强狱中之作”,呵呵。

李小文1963年出生于北京,大陆八九十年代典型翻唱歌手之一,在圈内被誉为“痞子歌星”。他红火的年代,正是大陆盛行改编流行红歌歌词的年代,并且改的俏皮、辛辣,既有对社会现象的嘲讽,又带有些许黄色味道,广泛流传于市井街头。1996年在天津的一场演出中磕伤了脚,过量服用止痛药后抢救无效离世。

蔡红虹曾获1988年第三届“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歌手奖、1990年第四届“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通俗唱法一等奖等多个那个年代的国家级歌唱比赛大奖,1989年参加央视春晚独唱《指南针》,曾为多部电视连续剧配唱主题歌和插曲,2001年作品《水做的故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杜浩,肯定就是杜昊了,李小文的铁哥们儿。

图片提供:月儿湾湾

017 钱啊人啊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未知

编辑:群华,监制:秋吼,编配:王霖新,录音:端云,封面设计:金马

出版编号:H-009

出版:中国华艺音像实业有限公司

简介:这盘磁带,封面和内页找不到任何演唱者信息。但经老磁带藏家赵三才鉴定,是正版。听音频,是合辑,但未能分辨出声音归属。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也是囚歌风潮的跟风翻唱之作,且唱功一般。

不写歌手名字,应该是唱片公司行为,故意混淆视听不让听众知道谁唱的,以此来吸引目光。但从歌手角度,那个年代,那个囚歌正火的年代,肯定希望把自己的名字写上。谁不想火啊?

但很多年后,整理囚歌老磁带、老资料过程中,我发现,有些人不愿提起这段经历,觉得丢人。

我倒以为,虽然业内普遍认为囚歌登不了大雅之堂,甚至不愿纳入中国流行音乐序列,但毕竟存在过,而且火的一塌糊涂,成就时代。这就是经历过的每个人独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职业过往,没啥丢人的。年代、青涩、职业机会,仅此而已。

之所以,我把上面这段话写在这盘磁带介绍,因为这盘磁带没有演唱者信息,幕后阵容也是陌生的,没有明确指向,以免读者误解是不是在说谁,以免看到这段话不爽的人自己对号入座。

我很不喜欢这种不愿承认历史的格局和方式,高尚个㞗啊?!

提一句,《梦驼铃》也被纳入这盘磁带,唱的不错。

图片提供:张朋克

018 王雷《广场歌王》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王雷、刘畅

策划:吕继武,监制:蔡兴元,音乐编辑:杨晓莉,配器:权太成,填词:陈福利、杨震环,录音:王境山,封面设计:雷玉

出版编号:JM-8807

出版发行:吉林省长白山音像出版社

简介:这盘磁带其实算不上囚歌,但出版发行、创制作团队基本都是始作俑了囚歌那帮子人,其实也是在打擦边球。而且,王雷也确实参与到一些囚歌合辑,把这盘磁带收录进来,也算是给读者一个对王雷的更清晰认知吧。

这盘磁带的歌词、旋律,虽然用后来时髦过的词叫“太TM雷了”,但让王雷有了“广场歌王”之美称。是的,真TM够广场的。但别不服,就是契合那个时代。但《生死相随》这首歌还是有些新意,用到的说唱算是那个年代的新潮吧。

刘畅只演唱了《夜来香老板娘》这一首歌。封页写到的填词有杨震环这个名字,但在歌词内页所有歌词作者都是陈福利。

歌词要想雷并雷的俏皮,舍陈福利其谁?!

图片提供:月儿湾湾

019 情和泪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王雷、李佩芳、具雪梅

监制:贺志怀、王自信,编辑:张翊、肖泽文,编曲&配器:张小光、张小红,录音:陈非,封面设计:刘小川

出版编号:88103

出版:湖北音像艺术出版社,录制发行:湖南省文化音像中心

简介:李佩芳原为广州白云轻歌剧团独唱演员,后移居澳洲,曾于2016、2018、2019年举办个人演唱会,是2018唱响星途全球华人流行歌手大赛海选评委。

有个体会,那个年代混得算是有模有样的,很多后来少有消息,基本都是移民或旅居了。

具雪梅是吉林长春人,囚歌年代,出现在不少合辑磁带。后来被李娜、卓依婷等歌手翻唱过的《杜十娘》,具雪梅是原唱。

这盘磁带的编曲张小光、张小红,其实是后来《向天再借五百年》曲作者张宏光的化名。在这盘磁带,张宏光作曲了《梦中的花》、《早回头》两首歌,作词分别是胡大佐、作词陈福利。

这盘磁带,《真活该》填词是后来的著名词人赵小源。陈福利还填词了《谁的错》、《姑娘呀》两首歌。

图片提供:张朋克

020 浪子《浪子的心声》

发行年份:1988年

演唱:浪子,伴唱:朱桦、叶兰

总监制:贺明生,策划:张连杰、胡妙德、朱英,指挥:俞先明,编辑:贺佳,配器:俞先明、郑方,录音:万小元、董兴东,伴奏:首都各团首席,设计:方晓、王薇嘉,摄影:杨军、文科

出版编号:GI-048

出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制作发行:天津音像有限公司

简介:浪子,肯定是当时哪位不太知名的歌手的化名,但我请教录音万小元老师,时隔太多年,小元老师也记不起是谁。但应该来头也不小,毕竟,伴唱请来了朱桦、叶兰(岚),朱桦伴唱了《只有分离》、《这种心情》,叶兰(岚)伴唱了《铁窗泪》。

这盘磁带,封面写有这样三句话:“最近出狱的囚犯、法制文艺汇演一等奖获得者、上海市监狱新岸艺术团”,既然是囚歌、浪子,应该就是用刑满释放人员的噱头来吸引人。比如上面写的《张刑的泪》,其实是著名吉他手歇斯老师当年化名张刑、冒充有过铁窗生活,哈哈。

第一首歌《心声》,是1985年11月首映的电影《少年犯》主题曲。这其实是标准的囚歌,作曲和演唱都是当时的少年犯,但在1988年开始盛行的囚歌,却鲜有翻唱。

这盘磁带,还翻唱了齐秦的《大约在冬季》和《外面的世界》,也就属于典型的那个年代的印迹。

图片提供:钮振彪

021 囚歌三部曲——猛冲风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杭天琪、邓启萍、阿瑾、屠洪刚、景岗山、邢林

编辑:刘大为,策划:宋文凯、龙少明,监制:刘大为、龙少明,封面设计:王微茄

出版编号:

出版:长白山音像出版社延边分社,制作发行:天津音像有限公司

简介:这盘磁带,名为“囚歌三部曲”,其实囚歌的占比很低,不到四分之一,其余都是西北风名曲和当时的港台经典流行。参录歌手,基本都是当年西北风主角。所以,就是擦“囚歌”的边儿吧,囚歌正火,土话叫跟着沾个光。

杭天琪、屠洪刚、景岗山不必说了吧,大家网络脑补吧,不缺我来介绍。

西北风年代,女歌手是主角,但成就当时西北风潮流的,男歌手也不可或缺,包括已退出歌坛多年的邢林。而且,从声线角度,邢林的声音更接近西北风、摇滚那原生态的粗犷和高亢。网络可资查找的关于邢林的消息并不多,但我知道,当年央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片尾曲《好汉歌》,原唱是邢林。只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换成了刘欢。只是,刘欢的版本,也没能摆脱掉邢林的痕迹,并且,少了邢林的那种激劲和苍远。

邓启萍出现在过多盘老磁带合辑,是西北风时代的实力派歌手。阿瑾,除了这盘磁带,我没见过其他老磁带有这个名字。

图片提供:张朋克

022 黄泥塘之夜

发行年份:1988年

主唱:张政歧,解说:张长水,配唱:王海鹰

编辑:张昇,监制:蒋文杰,配器:高大发,填词:甲丁,录音:胡晓炜,设计:继先

出版编号:BQY88-22

出版: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制作发行:天津音像有限公司

简介:这盘磁带,有专门的填词人甲丁。和翟惠民《悔恨的情歌》一样,幕后团队北京痕迹浓重。《十跪母重恩》是唯一与《黄泥塘》专辑重复的作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张政歧是东北地区名声赫赫的地下红歌星,有痞子歌王之称,更有人捧他是囚歌创始人。但正如上文所说,张政歧是最早成体系整理和演唱囚歌的歌手,基本可以确定,但要说创始,张政歧自己应该也不敢吹这个牛。而作为第三者,捧一个人可以,但要有底线。

否则,《黄泥塘》专辑的词曲,为啥要写佚名呢?!

整理这期专题,我曾尝试寻找张政歧老师,无果。据听到的消息,张政歧出名早,早年走穴就很少在鞍山老家,再加上过早的拥有了自己的江湖年少轻狂,可能和鞍山老家的圈子也少有交往。

翟惠民老师还特意叮嘱我,如果联系上张政歧老师,一定要告知他。

图片提供:张朋克

023 东北虎子《闹市绝唱》

发行年份:1988年

主唱:张政歧,配唱:马赛、谢玉芝

编辑:王进,监制:鸿雁,配器:张振国,作词:冯延飞,录音:赵大雄,设计:先骥、刘畅

出版编号:A-2112

出版:中国海南音像出版社

简介:虎子,就是张政歧。

这是存量稀少的一盘磁带,老磁带收藏网也没有任何相关信息。老磁带藏家赵三才整理的各音像出版社磁带出版体系,也查不到A-2112这个编号。按三才老师说,海南音像出版社带A的编号系列应该是“XHA”。

但不管怎样,还是有藏家有,且价格居奇或就是不卖。

这盘磁带选发了两张封面图片,一是藏家月儿湾湾提供的正版,二是藏家杜稀哩哗啦提供的翻印版。大家可对比看下,杜稀哩哗啦老师购得的自制磁带,封面清晰度和原版比相差甚远,头像都变了形,证明做假磁带的人翻拍正版封面时,不要说扫描,连把正版封面放平整翻拍的意识都没有。另外,原版的配唱马赛,翻印版图片上写的是刘骥,怎么会出现如此低劣的错误,不得而知。

对囚歌和囚歌历史比较熟悉的读者,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在各类囚歌磁带,包括盗版的合辑、拼盘,也几无张政歧这个名字。

即便,在各类假磁带,也没有(假磁带,在老磁带收藏界,就是连盗版都不是。假磁带,是盗版商或私人随便从其他磁带拼凑出几首歌做成一盘磁带卖,音质、歌长、封面印刷、带芯质量等都很差。近些年,随着老磁带收藏的火热,也有翻印、翻录老磁带且各方面质量都不错,当成老磁带来卖的,也被称为假磁带。而盗版,是有一盘正版为依托,盗版商来盗,或者出版社自盗,质量相对有保证)。

我觉得,一是当时社会时局和大陆流行音乐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悔恨的泪》正式发行,受众面之广与民间流传远远不是一个体量。再加上囚歌题材,捅破了劳苦大众积蓄太久的压抑情绪,一下子就形成井喷;二是《悔恨的泪》专辑树立起的囚歌标杆形象太过高大,经陈福利、翟惠民后期艺术化加工处理的作品,虽从根本上摆脱不了囚歌本质的颓废萎靡,但毕竟融入了积极向上、洗心革面的内容,为当时社会所允许;三是出版社抓住迟志强流氓罪从人生之巅跌到十八层地狱、出狱后又洗心革面唱囚歌和警醒世人的卖点;四是原唱翟惠民的嗓音条件,更把囚歌的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比,张政歧基本原汁原味的乡土和土的气息,作品艺术表现上的欠缺,及在《悔恨的泪》之后发行,差距就更是明显。

即便《拥抱明天》,号称第二盘囚歌专辑,且销量也达到大几百甚至上千万,且仍打的是迟志强的名号,但也只是活在《悔恨的泪》阴影下,最多是趁热打铁,而不是开天辟地。

所以,囚歌,一提起囚歌,大家耳熟能详、随口就来的还是《悔恨的泪》专辑“愁啊愁”、“手里捧着窝窝头”、“十不该”等名段。

正版 图片提供:月儿湾湾

翻印版 图片提供:杜稀哩哗啦

024 少女的悔恨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琳琳、洪刚、朱华

编辑:秋石、朱英,编配:秋石,填词:石声,录音:万小元,监制:胡妙德、秋石,摄影:侯方,封面设计:武戈

出版编号:GI043

出版发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简介:琳琳、洪刚、朱华,经请教八九十年代大陆最富盛名的音乐制作人之一朱一工老师,确认就是范琳琳、屠洪刚、朱桦。

合辑名为《少女的悔恨》,其实并没有这样一首歌,是噱头。囚歌倒是有几首,比如《女囚的泪》、《高墙十二月》、《钞票》、《十不该》等。

图片提供:张朋克

025 铁窗泪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朱晓东、宋艳红、梁青

编辑:朱晓东,监制:范哲明、石小娟,编配:范哲明,录音:程宪波,填词:陈福利,封面设计:刘申武

出版编号:WG-013

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复录发行:天津音像有限公司

简介:朱晓东居然是这盘磁带的制作人,而且名为合辑,其实十一首歌朱晓东唱了八首。

宋艳红唱了《黄皮肤》、《大漠》两首歌。极具天分的她,1987年被省民族乐团发现,成为专业艺术团体独唱演员兼报幕员,并以1989年吉林省首届红歌星大赛为契机,正式走上歌坛。宋艳红是JFJ艺术学院91级学生,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孟玲老师,曾获广西国际民歌节声乐大赛金奖,辽宁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金奖,现为前进文工团独唱演员。

梁青可能是天津人,在这盘磁带演唱的《祈祷》,就是臧天朔的《心的祈祷》。那个年代,梁青还与徐丽娟等录制了《红唇》、与朱燕等录制了《路边吉它队-电影歌星金曲(二)》等合辑。

填词陈福利,纵贯囚歌。从第一盘正式发行的囚歌磁带《悔恨的泪》,太多囚歌磁带都有陈福利这个名字。而这太多囚歌磁带,不只是各种翻唱版,包括那些首版发行的各类囚歌专辑、合辑。

毫不夸张的说,陈福利就是囚歌兴衰的见证人。在整理囚歌老资料过程中,捕获的个别讯息,我觉得有失客观的,就想到请陈老师指点一二。但很遗憾,前几年陈老师已经去世。囚歌历史和老资料整理,失去了一个可以信服的客观的信息源。

图片提供:钮振彪

026 大鹏《悔恨的泪 OK》

发行年份:1988年

演唱:大鹏、小雪

编辑:冈枫,监制:坚俊,配器:雄鹰,录音:梁汉成、朱磊,封面设计:范祺

出版编号:DF-1097

出版:贵州东方音像出版公司,印制:南海音带厂

简介:整张专辑翻唱,也就只能是那个年代的产物。

那个年代,基本没有版权和版权意识,再加上囚歌本来就是以搜集整理六七十年代就散落在民间的小调为基,即便整理成型的大多数囚歌,也没有人敢说自己就是原创。

所以,在歌词内页是司空见惯的改编、改词、填词。尤其囚歌系列第一盘也是最火的一盘磁带《悔恨的泪》,全部都是填词和改词。这盘磁带的歌,也是翻唱率最高的,包括,这位署名大鹏的歌手的这盘专辑《悔恨的泪 OK》,连专辑名都只是在封面不显眼的位置用不显眼的颜色和字体大小,加了“OK”二字。

八十年代中后期,大陆歌手对港台歌手的全盘翻唱拷贝司空见惯,港台谁火就翻谁。大陆现今仍处一线、动不动就做个评委嘉宾指指点点敛财的一些从那个年代过来的流行歌手,都有过如此的不堪往事。因此,囚歌爆火的1988年,有人翻唱拷贝《悔恨的泪》,太正常不过。

但除了翻唱,这盘专辑还有一首原创作品《悔恨的泪》,作词阳一,作曲是这盘专辑的配器雄鹰。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翟惠民/迟志强版的《悔恨的泪》专辑,是没有同名歌曲的。

只是,靠翻唱囚歌,还真没成就了谁,包括这个名叫大鹏的歌手,过眼云烟。

图片提供:赵三才

027 铁窗少女

发行年份:1988年

参录歌手:朱桦、朱晓东、万小元

编辑:朱英,录制:万小元、葛英,配器:红光等,设计:张兴升,监制:朱晓东、胡妙德,伴奏:中央各乐团首席

出版编号:GI049

出版发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简介:和万小元老师聊起这盘磁带,他都记不起还有这么一个过往,只记得当年唱过几次,唱着玩儿,没想到还出了磁带。

对小元老师那代幕后英雄,我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多么荣耀光鲜的人、多大的咖,对可能马路上一位匆匆过客的毕恭毕敬。看似匆匆过客,可能,就是大咖想请都请不到的幕后顶级。请不到,不是架子有多大,而是,工作排得满,不缺哪位大咖来请。

很多年,正是这群体,每位前辈,从无到有,从早期的流行摇滚不分家到相对独立又彼此纠葛,用赤诚和热血,共同打下中国摇滚的牢固根基,成就一些又一些人……

图片提供:张朋克

028 小米粥——来自铁窗内的歌

发行年份:1988年

演唱:黑龙江省劳改局新路艺术团

编辑:李如彬,监制:文斌祥,配器:臧云飞、如迪,录音:赵殿理、李旭,美术设计:宣森

出版编号:TL-8827

出版发行:黑龙江音像出版社

简介:囚歌,还得是有过牢狱生活的人来唱,才更能入骨入心。

磁带封页写有这样一段话:这盘磁带的演唱者,均系在押劳改犯。他们以自身经历,唱出了对过去岁月的悔恨,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听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在一片甚至流行红星演唱的囚歌磁带中,由“在押劳改犯”来演唱,肯定更能吸引听惯了阳光明媚的人装模作样唱囚歌的普通百姓,即便,表现在这盘磁带的唱功,真的惨不忍睹。

这盘磁带,包括主打歌《小米粥》在内的《握别的时候》、《圆圆月》、《窗外》、《小房子》等五首歌,作曲都是配器臧云飞,作词分别是王晓岭、冰山、刘薇/臧云飞、世新、世新。其他填词有如迪、杨文勇、陈福利(《愁啊愁》)、胡小石、赵子明、世新等。

另外,雪村唱过正宗的红色版《囚歌》。演小品的魏三也唱过一些囚歌,唱的还挺有他的味道,但我感兴趣的,是他拒绝了赵本山的招入师门,肠子到底悔多青。

图片提供:钮振彪

029 翟惠民《悔恨的情歌》

发行年份:1988年

主唱:翟惠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