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训练瑜伽垫--还是越厚越好--男女都合适
身为力量训练的居家健身爱好者,常说只要来张瑜珈垫的空间,轻松就能把整个家里都变成你的健身房,
尤其在疫情期间的的这两年,健身房动不动就封闭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里训练了
除了嚐鲜各式运动训练 App,为了提升训练效率,也让运动空间更有新意绝对不是想花钱,不免俗地也得在这功不可没的「垫」上下点功夫。
瑜伽垫 不就是一个垫子吗,原本我也觉得没什么差别,甚至品牌至上的我,起初对于瑜珈垫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要求,
不仅纯粹是以自己喜欢的运动品牌作为挑选准则,什么厚薄度、功能性还通通都没有研究,肤浅如我,就这么晃眼地练了好几年。
我一直觉得垫子厚的一定是好的
运动为什么需要垫子? 各种运动会跟地面有所接触的运动,基本上其实都需要来张垫子,原因无他,主要就是为了避免身体直接和地板接触,并借由地垫的缓冲、稳定及保护特性,来降低运动伤害发生的风险。
以最基本的厚薄度来区分,市面上常见瑜珈、健身垫的厚度从 1mm 到 15mm 都有,其中又可以依照运动类型及强度来挑选合适的厚度,例如一般瑜珈为了稳定瑜伽体式,多使用 8mm 以下; 而强度比较高的健身、肌力类型运动,因为需要加强对关节的保护则以 8mm 以上的厚度较为合适。 至于我原本常用的勾牌,大约就落在 8mm 左右
其实材质也有差别
除了厚薄度,材质更是影响瑜珈健身垫好坏的关键,使用劣质材料不仅会对肌肤、环境造成伤害,抓地力、防滑性、支撑度如果不够,更可能陷入「有垫比不垫还糟」的尴尬境地,甚至要是一个不小心而因此受伤,那更是得不偿失
一般都是 合成橡胶nbr 重量轻
聚录乙烯pvc,重量重 弹性好不容易变形 还有TPE材质的 弹性好容易清洗
总结以上,考量材质特性,如果是瑜珈初学者,TPE优于PVC; 那如果跟我一样是健身肌力咖,NBR 跟 TPE 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对于「激烈派」的运动狂, NBR 的高止滑、高缓冲性更能满足「肌」动的运动需求。
于是我翻出了3款瑜伽垫,看看究竟哪种最舒服 15mm 完胜
这就是传说中的 15mm
因为材质关系,或多或少还是免不了有些塑料味的NBR
官网介绍的宣传图 各种项目都符合标准 绝对的环保材质
除了实际运动过程中身体获得的反馈,还有对于发泡密度的手感。 瑜珈健身垫最常见遇到的问题莫过于「过度发泡」,尤其应用于 NBR 材质加上偏厚时,很容易就会出现「过软」的情形。
选择较厚的瑜珈健身垫通常是因为运动强度较高,需要加强对于关节的保护,也就是说,一旦瑜珈健身垫「过软」就无法提供一定的支撑,当身体的支撑点陷入垫子时,很容易就会导致身体摇晃,不仅不好施力,更会降低动作的稳定性
同样材质、同等厚度,在发泡密度上还是略有差异
以我自己平常的训练为例,有时想要来点重口味,不免俗地也会搭配一点负重器材,像是哑铃、壶铃、药球等。 这次特别用 俯卧撑的动作来测试,可以看到,虽然一样是主打厚磅,但在身体重量及器材重量的定点加压下,Tumaz 的下陷幅度就相当明显
在身体重量与器材重量的加压下,Tumaz 的支撑度稍显不足
支撑度除了会影响动作的稳定性以及舒适性以外,对于从事跑跳性训练的减震缓冲也有着一定助益。
像是徒手肌力中很常见的分腿蹲跳、开合跳、波比跳等,其落地时对于下肢的冲击可想而知,尤其我自己基本上在家都是「光脚」训练,如果没有站在垫子上不仅容易产生噪音影响楼下邻居
Lotus 的闭孔发泡结构,发挥其高缓冲特性,落地不仅几乎无声,还能明显感受到双脚踩踏于地面上的稳定性
最好在抓地力和防滑性方面,在垫下纹路部分,Lotus 是采网状坑纹,绝对的王者
总结:瑜珈健身垫可以厚,但人不可以; 不要放弃
当然选择越厚的越舒服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