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石先生一起走一趟地道的北京城市漫步
《齐白石在北京》,北京画院编,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绘画、书法、篆刻作品240余幅,并附有作品解读。从齐白石的自传、日记、手稿以及相关资料中,我们可以一一追溯白石先生在北京的历史足迹。再现20世纪北京人文繁荣:齐白石与陈师曾、梅兰芳、徐悲鸿、老舍等文化名人的交往,与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交往。艺术描绘与历史叙事的交织呈现,不仅让人领略齐白石辉煌的艺术成就,更让人看到上世纪光辉面孔组成的瑰丽画卷。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为读者提供了认识北京的新视角,也可以以新的兴趣、新的路线游览北京、品味北京,弘扬北京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化遗产。
>>正文选读
在北京旅游
京城内外名胜古迹众多,齐白石常常以游客的心态感受古都文化。他会步行去住处附近的公园,骑马去更远的花园欣赏美丽的风景。同样的方式,你也可以慢慢体验京城的风土人情。他游览了陶然亭、龙潭湖公园、中山公园、北海公园、东安市场、先农坛、颐和园等,将北京的风情、花木融入到绘画的视野中。
1.与陶然重逢遥遥无期
齐白石与陶然亭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陶然亭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是中国四大名阁之一。它原是慈悲庵的一部分,取白居易“待菊花黄酒熟,与你共醉沉醉”之意。这里自然风光秀丽,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1903年农历五月初六,齐白石第一次来到北京,参加了夏无衣、杨度、陈兆奎等人发起的陶然亭春节。齐白石画了《陶然亭春节》来记录这一事件。 《陶然亭春别图》已下架。然而,在1910年创作的画册《借山》第十七页中,却可以看到陶然亭的景色。农历五月二十一日,齐白石又游陶然亭:“一日欲游陶然亭,马后有胡愈字人,停在那里,是烟书芳。”后来齐白石多次到访陶然亭,游览陶然亭。诗:1917年写《京城秋景图》:“西山陶然亭好,晚风看鸦归”。 1920年至1921年,写《京城杂思》:“又见老和尚,耻辱,陶然闲时难动,朱绰、碧兰皆认。曾安画《秋海棠》。 ” 1924年至1926年用纸笔:“陶然40岁离开家乡,思念家人。 1925年绘制的《墨松图》(北京美术学院收藏)左下有题字:“北京陶然亭画三百石印财主”,证明他曾于1925年参观过陶然亭。 1942年正月十三日,齐白石在张慈禧的陪同下,带着他的宝物和齐梁到陶然亭拜见慈安方丈。三角确实是个美丽的地方。”当时,齐白石给了慈安100块钱,订了这个地方。他还写了一首《西江月:回陶然亭看西山》的诗。 ”:“四十年又来了,三千里外又回来了。我的头已褪色,头已白了,红柱绿栏依然如故。城墙上不再堆满了起重机。 ,不必担心西山上飘着无尽的野蒲云,也就不必泪沾衣袖。”
齐白石诗《西江月·登陶然亭看西山》,陶然亭慈悲寺壁刻
这句话后来被刻在陶然亭的墙上。同年,还赠给慈安一块篆书“陶然亭”三字匾额。书法原作现藏于首都博物馆,匾额至今仍悬挂在陶然亭上。
陶然亭现状(作者摄,2024年3月2日)
北京美术学院藏有齐白石的作品《月下寻旧图》,其中有他思念徐悲鸿的作品。画上的诗是:“一时不见让人想念,无暇与陶然重逢。”齐白石最后一次来陶然亭是在1957年,五月到六月,他坐在特制的安乐椅上,满怀遗憾地重游故地。由于陶然亭被列为公园,老人不能安葬于此。陶然亭对于老人来说有着太多的回忆。怡人的风景、朋友的聚会、生健的经营,都是对往事的回忆。
2、张远能够包容外界
龙潭湖公园的前身“张园”,是齐白石弟子张黄溪的宅邸。位于东城区左安门内,曾是明代将军袁崇焕的故居。 1916年,张黄溪购置此地,在此建元都师祠,故称“张花园”。 1958年,张慈禧、张慈璜兄弟将袁总督故居和张花园捐献给政府,成为今天的龙潭湖公园。
齐白石在北京期间曾多次到访此地。 1931年夏,张黄溪邀请齐白石到张园居住。他不但把后院对面的西三间房留给齐白石,还留出数尺空地让他种花种菜。齐白石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他在《白石老人自传》中说,“虽在城市,却有山林之韵”,“作画以消暑,清心清体”。齐白石还题写了“借山而居”的横额,挂在屋内。在此期间,齐白石在儿子张慈禧、慈黄兄弟的陪伴下,在张黄河边休息、钓鱼、作诗作画,创作了许多鱼虾草虫的作品。例如,张黄溪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了《钓虾图》。张慈禧曾回忆这幅画:这种笔墨是前所未有的。齐白石认为这幅画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虾画。 1933年农历七月,齐白石再次来到张园,并在画上题词:“星池是我长大的地方,泉水上涨时,我年轻时就钓大虾”。至今,我已经六十岁了,从小就喜欢画虾,这次西仁弟在江槎门内买了一个花园。燕京,名张园,园西有几间房,是他租给我的,让我借山居素墙而居。”齐白石还画了《双照楼》作为送给张慈禧的礼物。双照楼是张慈禧和爱妻徐昭琼在张园的宅邸。东邻万柳殿、息照寺。从它的城楼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天坛和西山,风景极佳。
齐白石在张园生活时,曾游览过元都师祠及故居遗址。他还参观了附近的法藏寺、太阳宫、万柳殿,以及稍远一点的夕照寺、卧佛寺。
龙潭湖法藏寺塔旧像
他在“九山居”的墙上挂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在旁边写了一首诗:“湘乡天安,生死难。若后人明智,寻找旧迹,张元遗像将葬于西山。”他对家乡的思念有时也融入了对张远的怀念。 1933年,齐白石也想在一百年后葬于张原西万柳堂附近。
万柳塘遗址现状(作者摄,2023年8月27日)
北京美术学院诗集诗人宗紫微在《燕都诗语白石翁应声快》中为齐白石撰文:“慈禧是左安门张园西白石翁应声快,北平,翁子画《借山图》,在园中放石,张敏在梦中探望高辉。为一法,他将剑挂在燕翎背后,赏赐了徐峻,冯异每每珍惜师友之谊,生死置秋帆,立下预营穴位。夏绿荫下,鹤归千年栽冬青树。”
齐白石宗伟《诗稿》,27.5×19.5厘米,年代不详,北京美术学院收藏
1933年8月29日,《镜报》报道了《齐白石的个体经营生活》一文,谈起万柳塘,“地处绿柳环绕,红叶环绕,齐白石爱其宁静的景色。殿西张园侧,发现牛正在睡觉,以为土在休息,建筑是在莲花生日那天开始的,全部用白色的石头建造,非常坚固。将来,白石埋在白石里,恐怕不会有这么好的城池了。注意到了,但齐白石却没有。对此非常疏离。在不断变化的寻找中,唯一不变的就是齐白石葬于北京的想法,足见他对北京的怀念和认可。真是“怀旧不回,白发如雪,秋回春”。
3、祭坛旁数尺花
社稷坛是皇帝祭祀社稷神、稷神的建筑。 1914年,社稷滩作为中央公园向公众开放。 1928年更名为中山公园。由于其地理位置,中山公园很快成为各界人士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北京艺术展览的中心。齐白石也曾多次到访这里,并参加这里的各种文化活动。 《仪韦日记》记载,1919年农历七月初九,齐白石与友人胡南湖、姚时谦游览社稷坛:“时已黄昏,余辉未尽,树影婆娑”。我删除了闲人《流浪女孩》在孤独寂寥的环境中所画的这幅画,恐怕看过的人会说这不是公园,因为这就是公园。游览时,墙外淡墨亦满云。唯有几行丑树,唯有杏花傲,三年一次来见状元。”辽宁省博物馆有一首《小鸡图》诗:“游人如蝼蚁,夕阳西下,谷坛旁花数尺,蜂蝶飞来飞去,我却不知”。不知道这里曾经是皇帝的住所。”这首诗也收录在《白石诗》《草》中。
齐白石鸡图 水墨卷轴纸本 131.2厘米×33.1厘米 无年戳 辽宁省博物馆
1924年4月24日至5月3日,第三届中日联合画展在中山公园正殿举行。齐白石画有《白芭蕉绿屋》、《残荷》、《水墨山水》、《白石老屋》和《杏花》、《送子当师》、《佛手》等十幅作品,展出《草堂烟雨》、《荷花枯》、《五子刺》。 1927年到中山公园游玩,紫藤花开。 1936年7月,齐白石在中山公园水榭参观了张大千的个人画展,两人进行了非常愉快的会面。相识较晚 1944年,齐白石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举办了王森然的首次个展,并亲自作序。 1945年,张半岛以“研究保存古都文物”为宗旨,在中山公园成立了“前都文物研究会”,齐白石受邀担任理事。 1946年,齐白石在中山公园看完画展后,与弟子王令文、夏文竹到北平市长周达文开设的上春林餐厅吃牛肉面。
1946年齐白石在中山公园(左一:王令文,右一:夏文竹)
1949年7月21日,齐白石来到中山公园金玉轩参加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并担任名誉主席。 1951年,齐白石以作品《兔》参加中山公园举办的抗美援朝书画慈善展。
4.天元园听戏
21岁时,白石先生在竹艺工匠左仁满的影响下开始喜欢听戏。他经常去北京听戏。他说:“我说北方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他们是演员。”仙峪口的天元花园是齐白石经常去的看戏地方。 《癸卯日记》记载,1903年:5月2日,“五月底,与余涛到天乐院看戏,班名‘余成’。”天乐院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清嘉庆二十一年。 (1816年),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后改名为华乐园。京剧“四大名旦”曾在此演出。 1940年,花园毁于火灾,后重建。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人民剧院。 《白石早竹》记载,1921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他约罗英公到天元园观看程砚秋表演的《奇双社》。 “艳秋是梅兰芳的弟子,果然不负盛名。”齐白石的好友梅兰芳经常在这里演出。新中国成立后,老人的女弟子新凤霞曾在此演出。她在回忆录中记载:“老人家喜欢看我的戏,当时我在前门外的鲜峪口大众剧场演戏,邀请老人家来看戏,也是我最幸福的事情。”这几年,天元花园原址重建,又有所改变。这是一个戏剧体验场所,有京剧表演。疫情期间因管理不善已关闭。
会见大师:1955年齐白石与梅兰芳(李伟明摄)
5、东安市场经常聚集
老北京的东安市场是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大型娱乐购物场所。齐白石经常去东安市场看戏、吃饭。东安市场比较有名的戏院是建于1906年的吉祥戏院,是慈禧干女长公主的宫太监刘勰修建的。著名京剧大师谭鑫培、杨小楼、金少山、谭福英、梅兰芳、马连良、蒋妙香等均曾在此演出。齐白石《白石杂记》记载,1921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作画完毕,到东安墟花园。这一天,杨小楼也上台了,演员和女演员们已经在观看了。”这就是我们来的地方。 1993年,东安市场整修,吉祥剧场被迫拆除。将于2021年在王府井乐天银泰大厦八楼吉祥大剧院重新开业。
齐白石也经常去东安市场吃饭。例如,老舍夫妇邀请朋友在东安市场北门稻香村楼上的森龙酒楼为齐白石庆祝生日。白石老人经常在东安市场的湘菜馆七珍阁吃饭。随着年龄的增长,偶尔会在一楼帮忙吃饭,足见他对七正阁的感情之深。 1952年,齐白石在酒店题写巨匾:“湖南七珍阁酒家”。每字二尺见方,七个字一口气完成,中间没有任何休息,十分难得,价值连城。可惜如今已经失传,成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