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杯“鸡尾酒”,足以帮你解头痛~

日期: 2025-10-03 06:02:05 |浏览: 1|编号: 10132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我有一杯“鸡尾酒”,足以帮你解头痛~

“公公他偏头痛,公公他偏头痛公公 公公 公公 ……”

“渔村”深圳的王先生一开始觉得这首歌无厘头慢慢地却发现这说的不就是自己吗??

王先生患偏头痛30多年,因不堪病痛折磨天天靠吃止痛药。长期服用后,竟染上无法戒除的“药瘾”。

来到医院神经内II科求助后,医生团队运用“鸡尾酒+”疗法,帮他解除困扰多年的偏头痛顽疾,让一度成为止痛药“瘾君子”的他,过上正常生活。

止痛药是他的“救命稻草”

“真没想过,自己会被头痛困扰了大半辈子。”30多年前,青年王先生“下海”到深圳打拼。过于劳累后他开始出现头痛的症状。“最初痛感并不强烈,睡一觉就好了,殊不知这只是厄运的开始”。

在被头痛折磨的漫长年月中,王先生曾辗转深圳、北京的多家医院寻医问药,CT、MRI、脑血流图等检查都做过了,却没有找到头痛原因,这让王先生很崩溃。中西医、头部按摩等各种法子都尝试过,甚至做了“左侧颈静脉局限性狭窄”行支架植入术,但效果都不理想。

寻治无果的王先生,只能依靠大剂量的止痛药,来续命。

最初的那几年,止痛药确实让他免除了疼痛之苦。但随着头痛加重,服用剂量越来越大,从每月1片增加到4片再到10片,直到每天必须服用止痛药。面对这般数十年如一日的折磨,他多次都有过轻生的念头。

“鸡尾酒+”疗法打赢”止痛战”反复研究病情后,肖哲曼教授确认,虽然王先生没有偏头痛家族遗传史,但结合病史及发病特点,他其实得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头痛:慢性偏头痛合并药物过量性头痛。

“长期吃止痛药,反而会加重头痛。”医生解释,头痛患者长期服用止痛药后,可能适得其反,出现头痛频繁发作的情况。

针对这类头痛的治疗方法类似戒毒,在进行生理“脱药”的同时,接受有效医学治疗。

入院第2天,王先生就停用去痛片。“药物过量性头痛治疗,快速戒断效果更好。”医生介绍,为了避免治疗初期出现头痛、恶心、头晕、萎靡等严重的戒断反应,团队为王先生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采用了将药物治疗、眶上神经刺激、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心理治疗等进行组合的“鸡尾酒+”疗法,作用于药物过量性头痛治疗的各个环节。

临床治疗的效果也非常鼓舞人心:治疗一周后,王先生惊喜地发现头痛症状明显好转,精力也充沛起来。

偏头痛患者接受眶上神经刺激治疗

“药物戒断是一场持久战,唯有坚持才能胜利,因此,患者出院后的跟踪随访也至关重要。”出院时,肖哲曼给王先生布置了3项家庭作业:

一是注意规范预防性治疗,防止戒断失败再次变成“瘾君子”;二是写《头痛日记》,在做好详细病情记录的同时,方便医生进行定期评估;三是利用“武大云医”平台,通过网络配合医院神经内科、心理科医生完成1年的定期随访,巩固治疗效果,增强治疗成功率。

何为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头部一个区域的剧烈搏动性或跳动性疼痛,一般持续4~72小时,经常伴随恶心、呕吐,以及对光和声音敏感,日常活动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或休息可缓解头痛。

严重的偏头痛定是最致残的慢性疾病之一,在神经系统疾病负担中仅次于脑卒中,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它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偏头痛合并抑郁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使衰老过程加速。

偏头痛可以在儿童期发病,也可以在成年期发病,各年龄段均可能患病。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偏头痛。多数病人有偏头痛的家族史。

偏头痛要科学规范治疗

很多民众认为“头痛忍一忍就过去了”,忽视了规范治疗。多数人以为“去痛片”“头痛粉”这些止痛药价格便宜,止痛效果好,自己在家就能治疗头痛、慢性疼痛。殊不知这些药物都是混合型止痛药,其引起药物过量的风险,比单一止痛药更高。

另外,去痛片含有苯巴比妥,对于慢性头痛患者有高成瘾风险。而且这类药物为非处方药,服用起来没有心理负担,不知不觉就容易过量。

一旦出现药物过量性头痛,会引发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危害。心理上,药物成瘾易引发一系列精神问题,如沟通障碍、焦虑及抑郁。生理上,药物成瘾会使患者出现停药后的戒断症状,如焦虑、呕吐及腹泻等。过度用药还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康复进程。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头痛。医生提醒,对于频繁发作或者不可耐受的头痛,切不可随意口服止痛药物!建议头痛患者到医院头痛专病门诊,进行规范化的头痛治疗,针对病因精准施治,以免把自己变成“止痛药物依赖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