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以“高薪”作饵的诈骗团伙,松江法院判了!

日期: 2025-09-04 03:01:25 |浏览: 3|编号: 10060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这个以“高薪”作饵的诈骗团伙,松江法院判了!

只要交纳几千元报名费参加课程学习,无须考试仅凭学习证明即可入职高薪岗位。如此诱人的招聘信息背后,其实是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6月8日,松江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这起招工诈骗案作出宣判,刘某、雷某两名主犯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两万元;其余从犯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至一年六个月,并处相应罚金,宣告缓刑。

去年10月31日,松江警方接到市民詹女士报案,称自己在找工作时被骗。原来,詹女士在浏览某平台的招聘信息时,被一个月薪近万元的消防职位吸引,并留下了联系方式。没多久,一名自称“公司人事”的工作人员添加了她的微信。对方表示,需要相关的消防资质才能获得面试机会。在詹女士告知不具备该资质后,对方表示可以提供技能鉴定中心“招生老师”的微信,帮助詹女士拿到相应的学习证明。

在这名“公司人事”的引导下,詹女士添加了“招生老师”的微信,并支付了3298元报名费。拿到了所谓的“学习证明”后,詹女士再次联系“公司人事”,参加了网上面试。没承想,两天后,詹女士却得知自己未通过面试。她找到了“招生老师”要求退款,遭到拒绝。直到这一刻,詹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遂报案。

接报后,松江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认为该案不是一起简单的招工纠纷,案中涉及的所谓“学习证明”并非消防资质,存在不法分子利用被害人对证书性质的认知偏差而实施诈骗的嫌疑。经过数月缜密侦查,专案组逐步发现并固定了相关证据,一个以刘某、雷某为首,打着招聘旗号实施诈骗的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为了将诈骗分子一网打尽,专案组逐一摸清了团伙的人员情况、组织架构和工作地点,于今年2月1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展开收网行动,在当地警方协助下,一举抓获刘某、雷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经查,该诈骗团伙层级分明、分工明确、犯罪链条完整。其中,刘某负责招聘、培训团伙的“业务员”,雷某负责在网上购买低价培训课程、统计各“业务员”的业绩,“业务员”则按照诈骗环节分组分别扮演“公司人事”“技能鉴定中心招生老师”“班主任”“面试官”等角色。

区法院经审理发现,从2022年4月至案发,该犯罪团伙共计骗取涉及新疆、西藏、内蒙古、河南、甘肃、重庆、云南、广东等地的多名受害人共计18万余元。“公司的名字、求职岗位都是随意捏造的,为了不被识破,他们往往会给求职者组织一场线上面试,然后在提问环节出一些特别刁钻、冷僻的问题,以此让求职者认为是自己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而导致面试失败,不再追究之前交纳的培训费用。”松江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房素平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中,12名从犯年龄自22岁至25岁不等,均是涉世未深的求职者。“因参与时间较短,采取周薪、月薪方式获利,获利较小,且到案后均退出了违法所得,认罪态度较好。综合考虑下,对从犯判处了缓刑。”房素平告诉记者。

法官提醒,求职中,要增强对求职骗局的甄别能力,对待遇好、门槛低、招聘人数众多、招聘流程简单到“离谱”的岗位,尤其要提高警惕;入职后如发现所在公司从事违法犯罪行为,应第一时间离职并报警,切忌“法不责众”“盲从上级”,防止误入歧途甚至身陷囹圄。

文字:陈菲茜

图片:受访者供图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网上看到的!